周--忽必烈改制.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国家大统一的封建王朝有哪四个? 秦、西晋、隋、元 元不仅是大统一的封建王朝,而且是少数民族政权,请问是 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蒙古族 请举出学过的元朝的重要内容 政治: 元朝建立后,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中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是元代的宰相。六部也归入中书省。一方面提高行政效率,另一方面易造成丞相专权 经济: A、宋末元初以来,边疆地区棉花的种植向内地传播。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元代黄道婆革新棉纺织技术,使松江在元明时期迅速崛起,成为有棉纺织中心。 B、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 文化: A、科技方面:①天文:郭守敬制成简仪;②农学:王祯《农书》,重点放在生产工具改革方面 B、文学:元曲(散曲和元杂剧 忽必烈 元 蒙古汗国 元 朝 1206年 1227年 西夏 1234年 金 1246年 吐蕃 1253 年 大理 1271年 南宋 1276年 元上都遗址航拍图 忽必烈即位后,放弃了原先的首都哈剌和林,将统治中心转移到开平。1263年,开平升为都城,定名上都,并进行了一些列扩建工程。 1264年,忽必烈将当时的燕京改名为中都,明确以中都为首都,上都为陪都。1272年,元政府将中都改名为大都,正式成为元朝的首都。 元大都平面图 探究一 阅读教材一、二、三、四目内容,按政治、经济、忽必烈个人因素三方面总结忽必烈改制的背景。 一、背景 2、经济上:游牧文明对农耕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3、忽必烈: ①深受中原文明影响,认识到蒙古旧俗落后,立 志改革 ②局部地区的成功实践 1、政治上:①统治疆域辽阔,但统治机构简陋、落后 ②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给中原地区 带来巨大灾难,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③世袭制下,落后保守势力大,忽必烈最终粉碎了 顽固派的挑战 ④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鼓动  “汉法”是指中原地区先进的农业文化 “旧俗”主要指蒙古地区的游牧文化 两者之争的实质是先进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和落后的社会制度、生产方式之间的斗争。 思考:各指什么? 两者的斗争的实质 是什么? “汉法”旧俗”之争 探究二 阅读教材三、四目,总结忽必烈改制在政治、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 二、改制的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 (1)具体内容: B、地方 设中书省(宰相) 枢密院(军事) 御史台(纠察百官) 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 设行省(监督地方,如云南行省,开发云南)。 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台湾。 C、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D、在全国设通政院,建驿站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2)作用:有效地遏制了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 集权,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 A、中央. 宣政院 中 央  中书省 枢密院 御史台 吏 户 礼 兵 刑 工 最高行政机关 总领军事 纠察百官 管理宗教和西藏地区 方案:按照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设置宣政院 设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云南行省,设通政院,建驿站制度 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 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加强对地方统辖;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负责传递公文和管理交通 忽必烈改制的主要内容 项 目 措 施 职责或作用 政 治 中央 地方 其他 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设置宣政院 中书省行使宰相职权,是最高行政机关,枢密院总领全国军事,御史台负责纠察百官;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设行中书省、澎湖巡检司,云南行省,设通政院,建驿站制度 加强对地方统辖;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对边远地区的开发管理;负责传递公文和管理交通 兵民分治,废除世袭 ; 实行民族分治政策 3、经济方面: (2)具体内容: 农桑立国。 A、建立行政机构。 B、制定法规制度。 劝农官(地方)、大司农(中央) 。 C、重视推广技术。组编《农桑辑要》。 (3)作用:农桑立国的国策得以充分贯彻,使得因战争破坏的社会经济全面复苏。 D、禁止废耕田为牧场。组织军民屯田。 (1)基本方针:

文档评论(0)

annylsq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