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乘茶回唐悠然游
清晨的光影打在树木疏落的林中,斑驳了指缝间流彩的光年。坐在周围铺满落叶的木凳上,沏一壶茶,呼吸弥漫着清甜气息的空气,心境也变得平和而安宁。
呷一口茗香,翻开一本史书,让思绪乘着袅袅茶香穿越到那个令人神往的朝代,而后便开始了一段茶之长安的旅行。
1 第一站:长安街头—唐代茶的初认识
2 第二站:茶园—茶加工及煮饮方式
3 第三站:窑场—茶具
4 第四站:茶馆——茶会及茶文学
5 第五站:屋舍—陆羽《茶经》
1 第一站:长安街头 —唐代茶的初认识
1.1唐代茶叶的兴起
唐代,荼去了一划,始有茶字;陆羽作经,才开始出现茶学,茶使收税,才建立茶政;茶使边销,才开始有茶的生产和贸易
总之,直到唐代,茶在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中,才真正成为一种显著的生产事业和文化。
故史称“茶兴于唐”或“盛于唐”
1.2 兴起原因
茶禅的相互吸收和促进;
陆羽及其《茶经》的推广;
日益发展的茶叶贸易;
唐代茶政和宫廷习俗的发展。
2 第二站:茶园—茶加工及煮饮方式
2.1 茶加工
“茶古不闻食之,近晋宋以降,吴人采其叶煮,是为茗粥。” —杨华《膳夫经手录》
“荆巴间采茶作饼,成以米膏出之。若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复之,用葱姜苇之。” —《太平御览》
“茶之笋者,生烂石沃土,长四、五寸。若薇蕨始抽,凌露采焉。茶之牙者,发于丛薄之上,有三枝、四枝、五枝者,选其中枝颖拔者采焉。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
2.2 煎茶法
“三沸煎茶法”
其茶主要用饼茶,经炙烤、碾罗成末,候汤初沸投末,并加以环搅、沸腾则止。而煮茶法中茶投冷、热水皆可,需经较长时间的煮熬。煎茶法的主要程序有备器、选水、取火、候汤、炙茶、碾茶、罗茶、煎茶(投茶、搅拌)、酌茶。
3 第三站:窑场—茶具
二十八种茶具
按功用可分为煮茶器、碾茶器、饮茶器、藏茶器等
当时南北瓷窑生产大量茶具,以越窑和邢窑为代表,形成“南青北白”的局面
鎏金壶门座茶碾子
(茶碾子是碾茶器,在煮茶时,供碾碎饼茶之用。)
鎏金仙人驾鹤纹壶门座茶罗子
(茶罗子,即茶筛。它是饼茶经茶碾碾成碎末后作筛茶用的。)
3、
金银丝结条笼子
(条结笼子,主要供烘烤饼茶后,趁热装入纸袋,作为一种贮器,暂存于此。
鸿雁球路纹银笼子
(作为烘烤饼茶的用器。)
鎏金伎乐纹调达子(饮茶用) 摩羯纹蕾钮三足盐台(放盐用)
鎏金银龟盒(放茶粉用)
鎏金飞鸿纹银匙(量取茶粉用)
系链银火筋(夹木炭用)
鎏金十字折枝花小银碟(装茶点用)
葵口圈足秘色瓷碗(放水或放茶汤用)
琉璃茶盏
4 第四站:茶馆——茶会及茶文学
4.1 茶会
茶会萌芽于两晋南北朝,兴起于唐朝,是饮茶普及化的产物。“茶会”一词,首见于之唐
当时的茶会,主角是文人。由于文人和僧人交往密切,文人好与僧人品茗赋诗,并以此为清雅之举。后来僧人也成了茶会的主角,僧人在寺庙内部也举行茶会。
茶会内容大致是主客在一起品茶,以及赏景叙情、挥汗吟诗等等。
4.2 茶诗
我国史上第一首以茶为主题的茶诗,也是名茶入诗第一首
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
杜甫的《重过何氏五首》之三
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5 第五站:屋舍—陆羽《茶经》
姓陆名羽,字鸿渐,唐复州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一生嗜茶,精于茶道,工于诗词,善于书法,因著述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5.2 著书《茶经》
中年时期开始著书《茶经》。历时20余 载终完成巨著。
5.2.1 创立中国茶经
5.2.2 推动茶叶生
产的发展
5.2.3 推动了中国
茶文化的发展
5.2.4 树立精行俭
德的榜样
6尾声—梦醒
树梢处栖息的白灵歌出优美的韵律将 我拉回现实,才惊觉自己做了回历史的追寻者。
thank you~~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