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 鲍克著.pdfVIP

中国开发区研究入世后开发区微观体制设计 鲍克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绪 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实践需求与理论短缺 经过十几年 的发展 ,开发 区已经成为各地政府创造就业 、 承载企业 、技术升级、增加税收的重要 区域 。近一段时间来 , 国内关于区域公平 的呼声在加剧 ,外资超 国民待遇 的好 日子似 乎临近终结 ,地方政府争夺投资的行为 日趋 白热化 ,开发区公 共财力也 已经难 以持续投入 巨资开发基础设施 。开发区走到 了 十字路 口。各地政府都在为本地开发区未来 的生存能力和竞争 力绞尽脑汁 。大家都不约而 同地把宝压在体制上 ,希望通过 以 超出别人想像的体制创新,营造一流的环境,构筑区域竞争力。 这条路子是对 的,说 明地方政府支持开发区的动力机制仍然是 强烈 的。 体制设计是建立在对现有体制清醒认识的基础上的。清楚地 认识开发区体制,就必须 回答一系列 问题:开发区的体制究竟是什 么?这种体制有哪些组成要素?该体制在园区运作过程 中究竟有 那些特点?这一体制是如何形成的?维系该体制的环境要素是否 还存在 ?该体制将 向何处发展?体制竞争力核心因素是什么?新 体制如何满足入世后国际化条件 ?应满足哪些底线要求?应满足 哪些特殊条件 ?等等。没有对现行体制正确的认识,就很可能在 体制创新过程 中,破坏开发区赖 以存在 的基本条件,从而制造 出体 第 2 页 制“怪物 ”,阻碍其健康发展。 二、从体制角度研究开发区 中国开发区的发展是公认的奇迹。在短短十几年历程中,开 发区不但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而且为中国体制转轨积累了丰富 的经验 。开发 区成功 的原 因很简单:交易成本低 。那么,究竟是哪 些原因促成了交易成本的降低 ? 开发区研究涉及到一系列领域 。从产业组织,到区域经济;从 国际分工,到技术进步;从竞争力,到企业战略;从社会传统,到经 济体制。开发区的成功也可以归功于一系列因素,从改革开放的 国策,到 国家宏观战略;从 比较要素成本,到企业家型地方政府;从 城市规划,到区域产业升级。但是,开发区低交易成本的基础归根 结底是其体制。 体制 问题是一个极为 困难的研究课题 。其 内涵既丰富又抽 象。尽管 目前中外学术界重新以极大的热情关注体制安排对经济 发展影响,但体制研究还处于知识积累阶段。即使是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的学者,其体制研究也是粗糙的。体制研究不可能脱离 具体的国家和地区,也不可能脱离具体的历史阶段。 对开发区体制 的研究,学术界极少触及。在研究过程 中,作者 发现甚至无法利用现有的语言框架。大量概念只能在分析中自我 创造和使用。也许这就是所谓研究 “范式” )的缺 乏 。 这一现象处处可见,如大量关于国外成功开发区的研究,不论是 “硅谷模式 ”、“新竹模式 ”、 现象”,还是“裕廊研究 ”等,其叙述 语言和方式往往轻薄简单。一般情况下,研究者们之间多无法沟 通。读者更是雾里看花。这类体制研究对实际经济生活的影响力 有限。 第 3 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理论假说与方法 一、开发区概念界定 开发区的种类很多。从世界范围看,广泛意义上的开发区包 括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保税 区、出 口加工 区、科技工业 园区等 。开 发区在我国泛指各类特殊经济区域,包括经济特 区、经济技术开发 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出口加工区、特殊投资来源 区(如台商投 资区)、外资成片开发地 区等。 开发区的历史可 以追溯到古代。现代意义上的开发区,开端 于意大利热那亚 自由港 。由于开发区一般是城市的组成部分,是 特殊 的经济区域,在城市化加速的时代,其新区特征使开发区成为 城市化过程的核心。 本书所定义的开发区,是指通过政府特定程序划定的新兴经 济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