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托业务全书 张庆寿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篇 信托概论 第 2 页 第 3 页 第一章  信托 的一般概念 随着 中国经济 改革开放 的发展 ,信托业越来越广泛地深入 到社会 的经济生活 ,但 “信 托 ”一词 的涵义是什么 ,信托 的起源和发展 以及信托业 的内容等 ,人们还不甚 了解 。本章对 信托 的定义、内涵和特征等 问题展开讨论 ,以期加深对信托 的了解 。 第一节  信托 的意义 一 、信托 的定义及基本 内涵 什么是信托 ?关于信托 的概念 问题 ,由于世界各个 国家 的历史演变 、经济发展 、法律制 度和 民俗 习惯等等 的差异或不 同,因而对信托 的信用活动 ,各个 国家有着各 自不 同的看法和 解释 。有些 国家 ,譬如英 国把信托看作是一种有关财产 的法律关系 。他们认为在信托信用关 系 中,一个拥有财产权的人 同时负有受托人 的义务 ,要为另外的人的利益而运用他 的财产 。还 有些 国家 ,譬如美 国把信托信用看作是一种使用和控制财产 的方法 。他们认为财产拥有人负 有衡平法上的义务 ,即为他人的利益而处理 自己的财产 。 (所谓 “衡平法 ”,是指与普通法相 对称的一种法律 。衡平者 ,公平也 。随着商品经济 的发展 ,使得财产关系 日益复杂化 。对此 , 普通法 已不能与之相适应 。有些财产关系 的处理往往按照普通法 审理会产生 “不公平 ”的情 况 ,使得财产关系人 的合理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 。于是对于处理财产一类 的民事案件 ,法 院 大法官即采用 “衡平原则 ”,即道德原则或 自然主义来裁决 。从而在法律上形成 了普通法和衡 平法 ,前者适用于刑事案件 的处理 ,后者适用于民事纠纷 的解决 。)另外有些国家 ,譬如 日本 则把信托看作是办理财产权 的一种转移或一种处理 。他们认为作为信托活动是要让他人遵从 一定的 目的,对其财产加 以管理或处理 。 中国尚未颁布信托法 ,对于信托 的概念还没有 明确 的定义 。综合世界各 国信托事业 的实 践 ,关于信托 的表述应是 :信托是指彼此之 间的信任委托 。它是一种 以信用形式对其财产进 行委托管理 的制度 。即拥有财产 的人为 了 自己的或者为 了所指定 的第三者 ,乃至勿需指定 的 其他人 ,为 了达到某个预期 的 目标及利益 ,以信任为基础 ,委托为方式 ,将财产交给并授权 于信得过 的、有承托能力的和行为能力的人来管理 、运用和处理 自己的财产 的制度 。 所谓 “信得过的人”,这里既是指具有公认信用标准 的承托法人 ,而且也是指可能不符合 公认信用标准 ,但却是忠实于委托人及其继承人或受益人 的自然人 。所 以 “信得过 的人 ”,无 论是法人或是 自然人 ,重要 的是必须为委托人所 了解 、所接受和所信赖 。 所谓 “有承托能力的人 ”,是指信托财产 的承托人必须是最具有管理才能 ,最忠诚于信托 事业 的人 。这种人在信托行为 中,对于不是 自己的委托财产 ,却完全视 同为 自己的财产一般 细心爱护和管理 。明明是为 了委托人及其继承人或受益人 的 目的和要求谋利 ,却完全视为 自 第 4 页 己的 目的和利益,忠心耿耿、尽心尽力,进行最关心、最谨慎、最有效率 的管理、运用和处 理。 所谓 “有行为能力的人”,是指能够单独履行法律行为的人。它不仅包括依法成立并能以 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及其有管理水平的、 素质较高的行使行为能力的法人代表;而且包括依法在 民事上享有权利 ,能承担义务 ,行为 能力很强的自然人。 综合上述 ,信托应有如下基本涵义: (一)信托行为。进行信托活动时,设立信托道义上或法律上的行为。也就是说,信托行 为是发生和建立信托关系,为达成一项信托活动所涉及的诸关系人之间在道义上或法律上就 信托财产 的 目的和要求、信托财产 的类型和数量、信托财产 的管理方法等等,需要履行的手 续。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