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從傳統「書法藝術」比對「茶藝」構成諸元 ─
兼論茶飲藝術的路徑與界說
陳森桂
賞識堂檀木藝術工房 負責人
壹、書法藝術的躍進與茶飲藝術的蹣跚
書法和茶飲同樣來自先民的日常生活當中,書法源自記事的文字書寫,而茶飲來自解渴提神之
用。這兩者都以水為媒介,也都以實用為基礎。書法漸漸演變到具有美的形式、用筆、結體、章法
兼備。早在殷商時代的甲骨文就有。而春秋末期才有意識地將文字朝向書法藝術發展。至秦漢兩代
才真正奠定了書法的藝術地位 (註1) 這醞釀的時程長達三百年跨越了三個朝代。在「書法」被正視
為藝術之後,書法家大增,而書法藝術創作也推陳出新,各領風騷,延續到每一個朝代,訖今。
茶傳說源自神農氏,如果據以為真,那就早於書法源頭的「文字」不知幾千年。唐之前還不談
茶如何沏飲,才得個「美」字。陸羽著茶經,嚴辨茶、水、器 等。大大提昇了茶湯的品質與茶事
專業的形象。至宋代鬥茶風氣盛極。茶湯的講究空前,相對的也將製茶技術,茶碗。器用推向高峰,
并列插花、掛畫、點香、喝茶為生活四藝。比對到書法藝術的演進途程,似乎已到達「秦漢將屆,
藝術不遠」的年代。如果再稍假時日,以宋代藝文之盛,將茶飲成就為藝術應有很大的機會 (註2 )
可惜為大漠鐵騎的元朝所終結。
明清開啟了紫砂壺文明的序幕,成就斐然。至今「紫砂壺藝」舉世推崇。因能夠以「紫砂作品」
具體呈現藝術成就,定位為「藝術」已無疑義。而「茶飲」一事仍然未脫離「生活所需的飲料」地位,
頂多也只是講究茶品、泉水、器用。火候罷了講究喝茶 是官、商、高僧、 紈褲子弟的時尚。(註3 )
從清末到民初的百年民族浩劫裡,茶變成一種貿易的項目,是物流的商品。好茶變得稀少而價
昂,能講究喝茶的在臺灣只剩少數的遷臺重臣、官宦、巨賈、文豪、醫生、買辦而已。(註4 )民間
庶眾仍然以粗茶解渴於田隴阡陌之際。茶仍然是茶,「茶飲」的事仍然不會被以「藝術」的眼光來欣
賞。當然也不敢奢言「茶藝」兩字。
這期間「建築」走過四百年,「攝影」歷經一百年都被承認為「藝術」,是新興的藝術種類。優
秀的建築師和攝影家輩出,也呈現了許多「具體」的作品,分別鞏固其「藝術地位」。
1970 年代的能源危機,使臺茶轉內銷,茶產區的農會辦比賽茶推廣茶品,漁船、單幫客挾帶大
量的宜興壺進來,對上極濃極香的凍頂茶,味道果真不同凡響。飲茶風氣大開。加上富裕的民生景
氣。茶與壺的身價快速攀昇,而品賞茶質、壺藝的程度也相對提高,而愈形講究。城鄉間陸續大開
茶館,提供刻意裝潢的品茗環境,並推廣「茶藝」。1984 年籌組「中華茶藝事業聯誼會」。這個組織
定格了「茶藝」兩字,可視為「將茶飲推向藝術的意識」已然形成。
二十年來茶界、商界、政府、民間推廣茶飲活動不遺餘力,終至熱鬧有成,茶香千里,近年來
更推向大陸彼岸。大有一番蓄勢待發,蓬勃氣象之兆。然而「茶藝」一詞仍然未見嚴謹的定義。聽
由各界各自表述。認定尷尬,社會大眾及傳播媒體更是無所遵循。
- 100 -
在藝術的領域裡,「書法」將「茶飲」遠遠拋後三千年。而隸屬茶飲工具的「宜興紫砂工藝」
也超前成為藝術項目已近兩百年。
釐清「茶藝」這兩個字,是很費事的。講清楚,說明白,還得問問大家同不同意?最後還可能
被「投票表決」或「壓倒性的諛論」所摧毀。畢竟願意坐下來冷靜、客觀檢討、思考。 的人,只
佔少數。因此本文嘗試以項目的比對和摹擬來釐清「茶飲藝術」的本質。提供各界思考的面向,進
而匯集茶界,藝界暨社會賢達高見,認清「茶藝」真正通達「藝術」的路徑,並通過「藝術辯證」
的考驗,以成就「茶飲藝術」這項新興的藝種。並賦予實質的社會認定,一如書法。繪畫。音樂和
舞蹈藝術等。從而引領茶飲藝術的茁壯和文明價值。
貳、書法與茶飲的器用比對
1 、書法藉由筆、墨、紙、硯來書寫。筆講究剛柔、大小。或以狼毫、山馬成其剛,以羊毫。
兔毫備其柔或兼以「七紫三羊」取其剛柔並濟,含墨走鋒自在快意。是「書法」不可或缺的工具。
筆有良窳,自會影響書家筆勢提按。峰芒收放。製筆當有精湛手藝。但並不包含在「書法藝術」當
中。其餘 硯、墨、紙亦然。因此,擁有多少好筆、好墨、好硯、好紙張只能以「書法器用收藏頗豐」
視之。這跟「書法藝術」和「藝術家」之間不能劃上等號。也未必有所關連。筆好,功勞歸於製筆
之人。硯好,功力亦歸于製硯之人,紙、墨亦然。筆。墨、紙、硯造得「爐火純青」也是藝術。而
買家。藏家只得一個「識」字,識得好貨,購得「書法藝術的好器用」罷了。頂多冠上一個「書法
器用或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