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上的母亲 曲令敏.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摇摇摇摇员 序 我几乎不记得曲令敏的样貌了。还是十多年以前,恍惚的一瞥,她和女 伴一起挤坐在我家窗下的沙发上,下午的阳光照在她们身后的窗台上,我只 看见她们剪影似的身形。不过她的声音我倒是再熟悉不过了。我们时常在 电话里聊上许久,莫名其妙地就成了知心的女友。 或许是我们身上的乡村气息,使我们彼此认同吧。 我是她的读者。她已经出版的几本散文集,我都细细地读过。那是为 母亲为女人的细密坚实的脚印。我惊诧于她文字之中散发出来的混杂着泥 土与杂草的芬芳,更惊诧于她自琐碎生活中汲取营养和诗意的能力。在一 座不大的城市里作文化人,精神上的孤寂可想而知,多少人也就那么放弃 了,可她却固执地坚守着。我不知她的力量来于何处。我只能猜测,她原本 就是一颗不同的种子。 她时常走出城区,到附近的山野或是田地里漫游。大部分时间,都是在 周末,带着自己的小男孩儿。那个小小的男孩儿,随着她去辨识乡间的野花 野草,在虫鸣蛙跳中认识四季,认识自然。她也是这样带大并送走了另一个 大男孩儿,那个即将从中国最高学府毕业的长子。一个女人,要抚育两个男 孩儿,要让他们在心智与体格上同时成长,不是一件易事。幸运的是,她听 凭直觉,选取大自然作为课堂。她带着他们去看山看水,也看猪看羊。她知 道生命的根在哪里。 摇摇摇摇圆 于是才有了两个能与她在精神上交流、情感上温暖的可爱的男孩子。 才有了这样一本书。 我不想说,从信中知道她生活的艰辛时,我多么自责;也不想说,看到一 位母亲在孩子长成之后仍然努力地读书写作,使自己跟得上孩子的脚步,还 要把自己每读到的一本好书,都推荐给孩子,就像一棵树,想把自己最后的 汁液都输送给自己的果实时,我有多么感动。我知道她那样质朴谦卑的人, 听到这样的话,就会不自在。她会说,是母亲都会这样。但我知道,并不是 这样的。 坦率地说,读完之后,我非常欣赏孩子们写的信件。尤其是初进清华大 学时的漫儿的文字,更有不可多得的真实。他呈现的,既有男孩最初独立时 的犹豫与惶惑,面对朦胧感情时的迷茫,更有他对智慧与学识的渴望,对自 己独立人格的着力培养。最有意思的部分,是他对母亲的那种依恋与力求 精神独立之间的矛盾。他可能都没有意识到,他面对的是一个千古的困境, 而他呈现的又是多么动人的景象。 而小星星稚嫩的笔墨,也写出了他眼中的几近于童话的世界,他小小 的、严肃的担心,常常令人忍俊不禁。而这一切,就是对母亲全部劳作的最 好报答吧。 这样的一本书,真是一首美妙的三重奏。 作为父母,都曾领略过抚育子女的欢乐与哀愁。但我们珍惜或欣赏的 东西,在不知不觉中,都随时光远去了。而这本书,却把许多瞬间定格、呈 现。因为有坚持,有爱。 郭摇红 摇摇摇摇员 序 令敏大姐让我为此书写个序,仔细翻阅之后,我又不想说话了。 本想这是一本子女教育类的书,结果不是。 从类型上说,散文、诗歌、小说、评论、故事、唠叨、自我检讨、电话记录、 耘鄄酝葬蚤造构成了本书独异的文体风格。 从内容上说,也许心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三位一体才可以更好的 品评它。我自知学力不够,只能勉强说其一二,三四五六就留给专家和读者 吧。 书信是两人间的事,它自然构成一种张力,一种磁力场。母子书的万有 引力是母爱,反作用力则是孩子的偏离过程。书信交往中的两人并不对等, 有强弱之分,总体说来父母在与儿女的通信中站有先天的优势地位,子女多 为顺从关系。很多孩子不愿意给父母写信,打个电话也就三五句,走走问候 的形式。长久的母子书信往来,子女将承受较大的压力。子女的这种反应 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正在走向成熟、独立,父母的手最好不要伸得过长。孩 子不会甘当父母的卫星,他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和大气层。父母想当孩子的 卫星,孩子也不乐意,说你在监视他,你是间谍卫星。这也许是换位思考也 不能解决的问题。 然而,令敏大姐是作家呀!这资源是天然的,不用岂不浪费?毋庸多 言,这本母子书差不多就是大姐一手催生的。羡慕之余,我说她早有预谋。 摇摇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