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学案.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学案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鉴赏》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①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及主要代表作品; ② 理解中国古典园林基本的造园方法; ③ 分析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造园品位和造园意境)。 二、学习方法: 要理解中国园林的特点,必须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学习时要善于联系。建议课前先了解一些相关词语的含义,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这样能更好地研究探索;可以在网上进行搜索和讨论,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解决问题。 三、课前知识准备: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是对中国园林美学的经典概括,园林虽然是人为的,但要追求不露人工痕迹的天然美,即所谓“大巧若拙”、“大朴不雕”,中国园林的主要特点是借鉴自然,以多姿多彩的自然地貌为蓝本;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即所谓“以真为假”来塑造园林地貌,而且要继承中国传统的筑山理水手法,“做假成真”,使园林地貌,出于自然高于自然。“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以至中国文化的出发点与归宿点。儒、道、法各家对此解释不尽相同,大概“天” 是“自然之天”,是“宇宙万物及其运行规律”。“人”是指“人为”,“人的思想”、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两者要“和谐、融合、相通”。 四、本课内容: 1.中国哲学思想对园林艺术的影响 a、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哲学的主要特点。 b、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寄情于景。 c、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道法自然,山水合生。 d、禅宗思想对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自然在人心中,天人浑然一体。 2.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私家园林、皇家园林、寺观园林。 主要园林介绍:私家园林──苏州园林;皇家园林──颐和园;本地园林──水绘园等。 a、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要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b、中国古典园林的造景手法: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 c、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思特点:诗情画意,寄情于景。 d、中国古典园林的品位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3.图片欣赏比较各类园林: a、从隶属关系和园主使用目的上分析不同类型园林的区别和联系:欣赏“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相应图片。 b、结合主要园林介绍:欣赏“颐和园、苏州主要园林、徽派园林水绘园” 相应图片。了解园林的构景元素:欣赏“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相应图片。 c、结合中国文化哲学思想,理解园林的造景手法:欣赏“抑景、添景、夹景、对景、框景、漏景、点景、借景”相应图片。 比较外国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分析中国现代园林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古典园林,提出问题,边看边思。 4.视频欣赏认识园林的人文环境──园林的文化底蕴: a、古典园林与古典文化、古典园林与欣赏文化。 b、理解私家园林──私家园林的来历、私家园林与文人的退隐意境。接触私家园林──苏州园林: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 c、皇家园林代表作──园明园、承德避暑山庄。 五、课堂小结: 园林是人与自然紧密结合、相互交融的产物。人来自于自然,有热爱自然的本性,因此愿意在自己的人工生活环境中引入自然的元素,或在自然环境中加以人工的雕琢,创造赏心悦目的游憩空间,表达自己对美的追求。园林往往比建筑物更多地表达出造园者对优美意境的追求、对内心情怀的抒发,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