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市政学 徐理明主编.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编  公共市政及其原理 第一章  公共市政学 新兴的 公共管理学科 人类正站在 世 纪 的起 点上 ,一个 以资讯为主导 、以知识 为 内涵 的社会正在 由模糊到清晰地展现它 的轮廓 。从适应社会现 实需要 的高度俯瞰当今众多的学科群 ,公共市政学作为公共管理 学 的三级学科 、公共行政学 的二级学科 ,由于其 富含 的管理精神 和人文精神 ,已成为一 门如 日之初升 的实用性科学 。为便于提纲 挈领地把握本书之主 旨,本章集 中阐述这样几个 问题 :什么是公 共市政 ,什么是公共市政学 ,研 究公共市政学 的意义 ,研 究公共 市政学 的方法 。 第 一 节   公 共 市 政 学 的 研 究 对 象 和 体 系 一 、什么是公共市政 公共市政是国家在城市区域设置的国家机构(特别是国家行 政机关 )和按照法律制度组织起来 的其他城市社会管理主体 ,依 法对有关 国家事务尤其是城市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有效管理与服 务活动 。 为全面 、深刻地理解和把握上述定义 ,我们采用从 “整体 ” 到组成 “部分”的解析法予以解释 。 (一 )公共 市政 的丰 富 内涵 由 “市政 ”或者 “市政 管理 ”拓升为 “公共 市政 ”,犹如 第 2 页 “行政 ”或者 “行政管理 ”拓升为 “公共行政 ”一样 ,前后二者 之 间的替代 ,不仅是名称上 的更换 ,而且是 内容 、内涵上 的重大 转换,故此称之为 “拓升” (既具有 “开拓”、 “拓展”之意,更 具 有“提 升 ”、“升 华 ”之 义 )。 公共市政 的内涵 。具有下列五方面 的多元整合和丰富 内涵 : 城市社会各主体行使公共权力的主要含义: 第一, “城市社会各主体”。既包括城市依法建立的各类各级 国家机构 (市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市人 民政府 、市人 民法院、市人 民检察院等 ,以及设区的市的区人 民代表大会及其 常务委员会 ,区人民政府 、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等 ), 还 包括城市按照法律制度组织起来 的非 国家机构 的其他城市社会管 理主体 。后者包括 的内容非常广泛 ,有执政 的中国共产党城市各 级组织 ,参政 的各 民主党派 的组织 ,城市各级人 民政协 ,城市各 人 民团体 以及其他社会 团体 ,基层群众 自治组织 (居 民委员会 ) 和社区组织 、市 民等 。 第 二 ,“行 使 公共 权 力 ”。公共 权 力 国家权力不管 内容如 何广泛 、形式如何多样 ,归根到底是人 民的,人 民是公共权力之 “源”。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了的,即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同时,宪法还 明确规定: “人民行使 国家 权力的机关是全 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 “全 国人 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 民代表大会都 由民主选举产生 ,对 人 民负责 ,受人 民监督 ”。由此可见 ,城市社会各主体行使 的公 共权利 ,是城 市公 民委托 的并通过法律授予 的一种 “派生 ”权 利 ,而非 “本源 ”权力 。对于这一点如果缺 乏清醒而深刻 的认 识 ,本末颠倒 、主仆混淆 ,必将 由社会 的公仆蜕变为社会 的叛逆 或罪犯 。 第 三 ,“城 市社会 各主体 ” “行使 公共 权 力 ”。二者 的联 结靠 的是法律规 定或授 予 ,这就是党 的十五大所提 出的 “法定 化 ”。法律授予城市社会 中哪个或哪些主体 的 “公共权力 ”是什 第 3 页 么 ,有多大 ,则决定着这个或这些主体对城市社会 国家事务 、公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