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导学案.docx

2018秋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1课《孟子二章》导学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单元 第21课 《富贵不能淫》 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积累“诚、命、戒、正、由、淫、移、屈”等文言词语,并能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学习重、难点】 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理清论证思路,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孔子并称“孔孟”。他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并将其发展成为“仁政”思想,提出“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被称为“亚圣”。游历于齐、宋、滕、魏、鲁等诸国,效法孔子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而没有得到实行。b5E2RGbCAP 《孟子》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行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学说出发点为性善论,主张德治。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孟子》行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雄辩滔滔,极富感染力,流传后世,影响深远。p1EanqFDPw 2、背景资料 选自《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编著的。本课所选的两章分别是《滕文公下》和《告子下》。DXDiTa9E3d 【自主学习】 1、一读课文,读准字音,扫清字词障碍。 2、二读课文,读出停顿,读出抑扬顿挫的气势和美感。(请同学们先用铅笔在课本上划分)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3、尝试用现代文翻译全文。 【合作探究】 一、积累重点的文言词汇,如“诚、大丈夫、命、焉、戒、正”等(要求用红笔在课文中圈出来,并用铅笔写出解释)RTCrpUDGiT 二、翻译下列重点句子。(注意加点字的翻译,组内自由翻译其他句子) 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三、研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本文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提示:本文先提出错误观点……然后如何批驳错误观点……最后得出结论……)5PCzVD7HxA 2、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总结反思】 古今异义 (1)父命之 (2)以顺为正者 古义: 古义: 今义: 今义: 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通假字 往之女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第2课时 【学习目标】 1、能积累“屈、发、举、苦、拂、所以、过、作”等文言词语,并能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2、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3、理解孟子关于 “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思想,增强个人修养,增强忧患意识。 【学习重、难点】 能积累重点文言词汇并用现代汉语翻译全文。 学习古人论证说理的方法。 【知识链接】 背景资料 孟子以发扬孔子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