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文化发展历程讲义.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洋文化发展历程讲义

西 洋 文 化 發 展 歷 程 - 文藝復興至現代藝術 - 文藝復興 定義:Renaissance 本意為再生。當時的學者從古希臘、羅馬的思想、文學作品中重新發現「人」在世上的意義與價值。其形式表現為復興希臘、羅馬古代哲學、文藝的思想、價值觀與生活方式,故稱為「文藝復興」。 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 義大利的貿易、商業繁榮與城市資本主義商業的形成,造就中產階級的興起,以及城市化生活方式的變化,孕育出新的世界觀與人生觀; 中古世紀的道德、價值觀、世界觀所主宰的治學方式與生活方式,無法應付新的經濟、政治,社會問題的挑戰; 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 擺脫封建神學的世界觀與宗教文化的束縛,是建立新的經濟、政治體制的必要前提; 羅馬教廷的腐敗與干預西歐各國內政,阻撓義大利的統一,激起全義大利人民的公憤,資產階級的知識份子(以但丁為代表)乃發動批判神權和提倡人權的新文化運動; 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原因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大批拜占廷的希臘學者照義大利講學或創辦學校,興起知識份子研究古典文藝的熱潮; 德人Gutenberg於1450 年發明活字版印刷術,加速印刷書籍的速度並降低書價,使得教育得以普及,新思潮亦得迅速傳播,對於歐洲社會的快速變遷有其深遠的貢獻。 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 文藝復興式全歐性的資產階級文化運動。其本質為反對封建統治、反對教會束縛、主張把人從基督教義下解放出來,強調世俗生活,反對禁慾主義,提倡以人的情感生活、權力為本,反對中世紀以神為中心的世界觀。 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 文藝復興是以人文主義(Humanismus)為核心的新文化,建立在對神的批判和對人自身的認識基礎; 批判中古世紀的禁慾主義、沒有人格與價值的社會,強調個性解放、追求現世幸福、財富、榮譽、智慧; 文藝復興的思想與訴求 反對枯燥、僵硬的經院哲學與邏輯學;提倡人文教育,崇尚理智,鼓勵冒險和個人奮鬥,追求真理、探索自然; 提倡自由平等、反對等級特權。 強調個人自由與表現「通才」特質- 淵博的知識、健全的體格、高雅的風度,以及藝術的創造與鑑賞; 文藝復興藝術代表人物 文藝復興代表人物: 但丁(A. Dante 1265-1321) – 代表作品:「神曲」 佩拖拉克(Petrarch 1304-1374) - 代表作品:「詩集」 薄比丘(Giovanni Boccaccio 1313-1375) - 代表作品:「十日談」 達文西(Leonardo de Vinci 1452-1519) 代表作品: Mona Lisa 拉斐爾(Raphael 1483-1520)代表作品:聖母像 米開朗基羅 (Michelangelo 1475-1564) 代表作品:創世紀、大衛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代表人物 文學代表人物 / 代表作品 : Erasmus (依拉斯慕思 1466-1536, 荷蘭人) - 「愚人頌」(in Praise of Folly) Shakespeare (莎士比亞 1564-1616 英人) M. de Cervantes (賽萬提斯1547-1616 西班牙人) - 「唐吉柯德」 巴洛克時期 (Barock) 定義: 發軔於16世紀下半葉的藝文表現方式。義文barocco指邏輯過程遭受曲解之義。葡萄牙文指不規則的珍珠,法國使用此一名詞則指隨心所欲、未合乎平衡的畫。 17世紀初至1680年為「巴洛克時期」,音樂的巴洛克時期一直持續到18世紀中葉; 1680以後文學與美術進入「新古典主義時期」 發展背景: 思想、政治、社會在此時正面臨一大混亂發展期。 文藝復興時期對理想平衡的審美觀點已發展至盡頭。天主教徒認為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表現方式,無法使人產生情緒上的共鳴,乃著重教堂儀式中濃厚的聽覺與視覺的想像;新教徒亦要求與古典、嚴肅標準不同的的藝術形式,亦便更能符合個人的虔誠; 發展背景: 3. 專制君主、天主教會喜歡炫耀他們的榮華富貴,新教的資本家也傾向以藝術創作來裝飾自己的居住環境,因而促使他們探尋感官的刺激; 4. 非洲與美洲的殖民經營,賦予藝術家更多、更新的題材,以及廣大的空間感; 5. 科學革命亦影響藝術家對現實的描繪,從權威式對自然的看法轉移到試驗式的看法。 巴洛克藝術的特色: 巴洛克藝術是自然而非理想,是感情而非理性的。從感官藝術而言,巴洛克藝術充滿動作、活力、色彩,具有強烈的情緒上衝擊; 藝術家放棄「文藝復興」傳統對空間整齊和狹窄的看法,改為接受廣大式的觀點,以及表達人在宇宙間的渺小。

文档评论(0)

duyingjie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