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班教案,有用的弹簧
第 PAGE \* Arabic \* MERGEFORMAT 1 页
中班教案,有用的弹簧
篇一:弹簧教案
7—4 弹簧
课 题:弹簧
教学目的: 讲解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教学重点: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教学难点:弹簧规定画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复习直齿圆柱齿轮各部分的名称及参数。
2、复习直齿圆柱齿轮的的画法、尺寸标注和啮合画法。
二、引入新课题
本次可继续介绍常用件弹簧。
三、教学内容
(一)弹簧
弹簧是机械、电器设备中一种常用的零件,主要用于减震、夹紧、储存能量和测力等。弹簧的种类很多,使用较多的是圆柱螺旋弹簧,如图7—38所示。本节主要介绍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尺寸计算和规定画法。
(a) 压缩弹簧 (b) 拉伸弹簧 (c) 扭力弹簧
图7—38 圆柱螺旋弹簧
1、圆柱螺旋压缩弹簧各部分的名称及尺寸计算
(1)簧丝直径d ——制造弹簧所用金属丝的直径。
(2)弹簧外径D ——弹簧的最大直径。
(3)弹簧内径D1 ——弹簧的内孔直径,即弹簧的最小直径。D1=D-2d。
(4)弹簧中径D2 ——弹簧轴剖面内簧丝中心所在柱面的直径,既弹簧的平均直径,D2=(D+D1)/2=D1+d=D-d。
(5)有效圈数n ——保持相等节距且参与工作的圈数。
(6)支承圈数n2 ——为了使弹簧工作平衡,端面受力均匀,制造时将弹簧两端的13至41圈压紧靠实,并磨出支承平面。这些圈主要起支承作用,所以称为支承圈。支承圈数n24
表示两端支承圈数的总和。一般有1.5、2、2.5圈三种。
(7)总圈数n1 ——有效圈数和支承圈数的总和,即n1=n+n2。
(8)节距t ——相邻两有效圈上对应点间的轴向距离。
(9)自由高度H0 ——未受载荷作用时的弹簧高度(或长度),H0=nt+(n2-0.5)d。
2(10)弹簧的展开长度L ——制造弹簧时所需的金属丝长度,L≈n1πD2)+t2。
(11)旋向——与螺旋线的旋向意义相同,分为左旋和右旋两种。
2、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1)弹簧的画法
GB/T4459.4—2003对弹簧的画法作了如下规定:
1)在平行于螺旋弹簧轴线的投影面的视图中,其各圈的轮廓应画成直线。
2)有效圈数在四圈以上时,可以每端只画出1~2圈(支承圈除外),其余省略不画。
3)螺旋弹簧均可画成右旋,但左旋弹簧不论画成左旋或右旋,均需注写旋向“左”字。
4)螺旋压缩弹簧如要求两端并紧且磨平时,不论支承圈多少均按支承圈2.5圈绘制,必要时也可按支承圈的实际结构绘制。
弹簧的表示方法有剖视、视图和示意画法,如图7—39所示。
(a) 剖视 (b) 视图(c) 示意图
图7—39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表示法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如图7—40所示。
(a) (b)
(c) (d)
图7—40 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图步骤
(2)装配图中弹簧的简化画法
在装配图中,弹簧被看作实心物体,因此,被弹簧挡住的结构一般不画出。可见部分应画至弹簧的外轮廓或弹簧的中径处,如图7—41(a)、(b)所示。当簧丝直径在图形上小于或等于2mm并被剖切时,其剖面可以涂黑表示,如图7—41(b)所示。也可采用示意画法,如图7—41(c)所示。
(a)被弹簧遮挡处的画法(b)簧丝断面涂黑 (c)簧丝示意画法
图7—41装配图中弹簧的画法
四、小结
1、直齿圆锥齿轮和蜗杆、蜗轮的画法
2、滚动轴承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3、弹簧的种类、用途和规定画法
五、布置作业
习题集习题集 7-4(1)、(2)、(3)、(4)
篇二:弹簧宝贝教案及反思
《弹簧宝贝》课堂实录与反思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赣版)《美术》一年级 课题:《弹簧宝贝》 教材分析:本课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由于本课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给学生充分的想象与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幸福、快乐、成功的情感体验。 教学目标及要求:
1、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通过看看、玩玩、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体验设计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折、剪、贴、画等动手能力,和敢想、敢说,大胆创造的意识。
2、通过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以及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合理选材;折的方法。 教学准备: 教具:纸弹簧若干,纸条2根,动物玩具,制作老鼠的零部件,CAI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胶水等。 课堂实录与反思: 一、课堂实录
(一)、巧用魔术,导入揭题。
师:变魔术小朋友们都看过,想不想看老师给你们变魔术? 生:想。
师:变之前你们猜猜我会给你们变出什么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