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 43 卷 第 6 期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 43 , No. 6
2006 年 11 月 Journal of Peking University( Philo 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Nov. 2006
有利法律溯及原则及其适用中的若干问题
胡 建 淼 ,杨 登 峰
(浙江大学 法学院 , 杭州 310028)
摘 要 : “法不溯及既往”是世界上通用的一项法律适用原则,但与此并存的一种做法同样具有普遍性 :
当新法的适用对公民更为有利时 ,它也可溯及既往。后者被称作“有利法律溯及既往”原则。这一原则显然是
对传统的“法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背离。但它的适用不影响人们的信赖利益 ,并且是前一原则的例外和补充 ,
而不是取代。不过 ,有利法律的溯及力须由立法机关来决定 ,只有在法律明文规定溯及的前提下 ,才可以溯及
适用。按照我国《立法法》第 84 条的规定 ,可溯及的法律应为更为有利的新法 ,故适用时必先明确何为新法和
有利的法律。《立法法》关于有利溯及的规定容易引起歧义 ,有必要做适当修改。
关键词 : 有利溯及 ; 适用前提 ; 有利确认
( )
中图分类号:DF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06
律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作为处理以前事项的依据。
一、问题的提出和意义
至于法律溯及既往的形态 ,按其效果 ,可分为
“法不溯及既往”,系指新的法律不得适用于 “不利溯及”和“有利溯及”两类。“不利”和“有利”
其施行前发生的行为与事项 ,是世界上通用的一 的区别并非法律规范是否赋予权利或施加义务 ,
项法律适用原则。它是民众信赖利益的保证 ,故 而是对新、旧法律效果的比较。如果变更后的新
被视作法治国所要求的一项法则。但是 ,与世界 法溯及既往会减少甚至剥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
上大多数国家一样 , “法不溯及既往”原则只是作 组织依据旧法取得的权利和利益 ,或者施加新的
为一种法律适用原则 ,而不是作为立法原则而存 义务和责任 ,则为“不利溯及”;如果新法溯及既往
在。就是说 ,不是立法者在所制定的新法本身中 会赋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 ,或
不得规定本身的往前溯及力 ,而是执法者在执法 者减少、免除他们已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则为“有
[1 ]159
中不得用新法去处理以前的事项。《中华人民共 利溯及”。
①
( ) “不利溯及”不但会损害人们的信赖利益,而
和国立法法》以下简称《立法法》 第 84 条将此
原则规定在“适用与备案”一章 ,而不是“总则”中 , 且会严重挫伤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仰 ,所以为法治
足见一端。 社会所不许 ; 但“有利溯及”, 则无上述之虞。因
但是 ,“法不溯及既往”不是一项绝对原则,它 此 ,不溯及既往原则作为源于信赖利益保护原则
常被在一定条件下“法可溯及既往”原则所补充。 的制度 ,只限制“不利溯及”,不限制“有利溯及”。
我国《立法法》在同一个条文中规定了这两项原 我国关于不溯及既往原则的规定基本体现了
则。《立法法》第 8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