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思考
(二 O一 O年四月八日)
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
收的根本途径。农业结构调整,不是简单地追求粮经比例
指标,而是要把确保粮食安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出
发点和归宿。实践证明,结构调整不是一劳永逸的事,它必须
随着市场变化不断进行。过去我们谈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着眼点一般都放在减少粮食作物面积,增加经济作物面积上,
即所谓“粮经比”,把它作为考核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绩的
主要指标。这是比较片面的理解,应该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目标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按照全面实现小康和发展现代农
业的要求来衡量,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能仅仅是少种多少粮
食,多种多少经济作物就行了,不能仅仅是每亩地的年收入
比原来种粮食收入有提高,农民收入有一些增加就行了,而
应该是在一二三产业大结构中加大调整力度。
一、调整的重大意义
张掖农业发展的历史,是在困境中探索、探索中实践的
历史。改革开放前,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十分突出。党
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别是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
来,历届党委、政府狠抓粮食生产,以农作物精耕细作的带
状种植技术创造了“吨粮田”的辉煌,以全省 5%的耕地提供
1
了 35%的商品粮。但未能走出农业大市、经济弱市、财政穷
市的困境。认真总结过去发展中的经验和不足,市委、市政
府深刻地认识到,农业“一头沉”、二三产业发展滞后是制
约我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全市上下坚持以工业
的思维谋划农业,跳出农业抓农业、反弹琵琶抓农业,围绕
“草畜、制种、果蔬、轻工原料”四大支柱产业,突出优势
和特色,做大做强龙头企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
域布局,膨胀基地规模,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科技进步,
农业农村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一)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调整是
巩固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和发展重大成果
的迫切需要。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经济结构调整渐趋优化。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比
重由 1978 年的 48:20:32 调整到 2009 年的 28:38:34,
30年内一产下降了 20个百分点,二产比重在 2005年首次超
过了一产,打破了长期以来一产“独大”的经济结构格局。
2009年,农业内部农、林、牧(渔)及服务业结构由上年的
66:3:25:6 调整为 68:2:24:6,粮、经、饲种植结构
由上年的 68:26:6调整为 70:25:5。
二是农村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市农业增加值达
到 52.4亿元,是 1978年的 44倍;粮食总产量 10.3亿公斤,
是 1978年的 2.2倍;人均占有粮食 742公斤,较 1978年提
高 286.5 公斤;牲畜饲养量 450 万头只,是 1978 年的 1.6
倍;农民人均纯收入 4989元,是 1978年的 37.5倍。
2
三是产业化经营效益稳步提升。2009年全市农业产业化
经营组织发展到420个,产业化组织从业人数达1.2万人,带
动农户24万户。农户从事产业化经营增加收入2.1亿元,户均
1167.7元。2001年以来的9年期间,农民来自产业化的收入保
持了年均7%以上的增长速度,高于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5%的
增长速度,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化的收入达3272元,
占到65.6%。龙头企业群体优势逐步壮大,带动能力日益显
现,一大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成为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重
要力量。建成销售收入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32家,上亿
元的9家,1000万元以上的62家。全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
工企业年加工消耗农产品178万吨,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54.5%。全市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拥有固定资产
33.2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利润1.25亿元,上缴税
金8881.5万元,年出口创汇3153.14万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