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docVIP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与近代民主革命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二)(1937—1949年)  侵华日军的罪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侵华原因 (1)既定国策: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的既定国策。 (2)转嫁危机:转嫁世界性经济危机给日本的困境。 (3)可乘之机: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 2.罪行表现 (1)军事侵略:制造“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 (2)烧杀抢掠:制造南京大屠杀,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3)殖民统治:实行“以华制华”政策,扶植汉奸傀儡政权,进行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  关内关外的抗日救亡运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原因:九一八事变后,日军的武装侵略和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 2.表现 (1)中国共产党 ①九一八事变后,号召“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②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③在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2)东北军民:抗日义勇军和抗日联军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3)爱国民众:工人罢工、募捐;爱国工商业者抵制日货。 (4)爱国学生:1935年12月9日,发动“一二·九运动”。 (5)国民党爱国官兵 ①蔡廷锴、蒋光鼐率领十九路军在淞沪抗击日军。 ②安德馨率全营300名官兵在山海关力战殉国。 ③二十九军宋哲元等部在长城内外英勇抗战。 ④冯玉祥与共产党员吉鸿昌组织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收复多伦,将日军赶出察哈尔省。 ⑤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全民族抗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背景 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合作抗日的序幕。 ②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经过 ①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宣布实行自卫、抵抗暴力。 ②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八路军,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 ③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3)意义:国共合作抗日,抗日战争发展成为全民族抗战。 2.国共合作抗日 抗战史实 特点、结果(意义) 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 打破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太原会战(淞沪会战期间) 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 徐州会战(1938年春)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战以来取得的最大胜利 敌后战场 ①中共在洛川会议上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②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③1940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在华北发动百团大战 配合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最终成为抗战的中坚力量 【辨析比较】 1.党内合作与党外合作 (1)党内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内合作,是指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国共两党的合作在国民党一党内部进行。 (2)党外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方式。所谓党外合作,是指国共两党没有统一到任何一个政党内部,而是在两党外部进行合作。 2.“革命根据地”“敌后抗日根据地”“解放区” “革命根据地”,特指1927年至1937年,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地区。由于大部分革命根据地都建立了苏维埃政权,所以又被称作“苏区”(苏维埃区域的简称)。 “敌后抗日根据地”,主要指1937年到1945年即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控制下的地区。“敌后”主要指这些根据地绝大部分位于敌人(日军)的后方;“抗日”则指明了这一时期根据地存在的目的和主要的作战任务。 “解放区”,是指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控制下的区域,以区别于国民党统治的区域(“国统区”)。 【图解历史】 抗战时期两大战场的关系 【微点提醒】 战略反攻与战略决战 战略反攻是指三路大军挺进中原,是解放战争的转折点。战略决战是指三大战役,最终国民党的主力基本被消灭。  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中共“七大”:1945年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促使日本投降的因素 (1)美国先后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2)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击溃关东军。 (3)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3.胜利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4.意义 (1)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2)洗雪了鸦片战争以来民族的耻辱,捍卫了民族尊严,并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