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7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教师用书选修4.docVIP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第7讲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教师用书选修4.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7讲 古代的政治家、思想家及中外科学家  (1)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 (2)东西方的先哲:孔子;柏拉图 (3)杰出的科学家:李时珍;詹天佑;李四光;牛顿;爱因斯坦 考点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千秋功过秦始皇 1.统一六国 (1)条件 ①秦国崛起: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成为当时战国七雄中最为强大的诸侯国。 ②嬴政亲政:把权力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任用李斯、尉缭等客卿,重用王翦父子等将领。 ③统一策略:离间敌国,远交近攻。 (2)结果:秦灭六国,第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大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1)确立中央集权制 ①创立皇帝制度。 ②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组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 ③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加强对全国管辖。 (2)文化上:统一文字,秦始皇命令全国各地一律改用小篆。 (3)经济上:统一货币、度量衡。 (4)交通上:统一车轨,修筑驰道,开凿灵渠。 (5)军事上:修筑长城,抵御匈奴。 3.评价 (1)千古一帝: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机构。 (2)唯我独尊、专制暴虐的暴君:焚书坑儒,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3)秦暴政而亡:陈胜、吴广起兵反秦,秦朝覆亡。 二、盛唐伟业的奠基人——唐太宗 1.功绩 (1)东征西讨,领导完成统一全国的战争,奠定唐朝基业。 (2)政治上: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中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进一步发展。 (3)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 (4)选贤:虚心纳谏、重用贤才。 2.过失:贞观后期,渐趋奢靡。 三、“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帝 1.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智除鳌拜: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2)平定三藩:扫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符合国家统一趋势。 (3)统一台湾:强固东南海防,加强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4)抗击沙俄: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签订《尼布楚条约》,维护了国家主权,赢得一个长期的相对安定的边境环境。 (5)三征噶尔丹:加强了清朝中央政府与蒙古的关系。 2.重视经济和文教 (1)派人治理黄河水患,视察河工。 (2)改革赋制,减免赋税,厉行节俭。 (3)重视文教,进用文士,编成《康熙字典》。 3.对康熙帝的评价 (1)功绩:康熙帝缔造了巩固和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雍正、乾隆继承其基业,共同创造了“康乾盛世”局面。 (2)局限:康熙帝处在巨变的时代却拒绝重大的变革,使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开,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使中国失去了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时机,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侵略埋下了祸根。 秦始皇、唐太宗、康熙帝三者的异同 1.相同点 (1)三者都强化了中央集权,推动了社会发展。秦始皇创立了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唐太宗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收复台湾、平定西北,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三者都妥善处理了民族关系,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秦始皇派人北伐匈奴,南击百越,设郡县加强管理;唐太宗恩威并用,既有和亲又有军事征讨,从而强化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康熙帝平叛、册封并用,加强了中央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不同点 (1)统治效果不同:秦始皇的统治并未使中国进入盛世时期,而唐太宗与康熙帝的统治开创了盛世局面。 (2)面临民族问题不同:秦始皇、唐太宗面临的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而康熙帝既面临汉族与少数民族分裂势力之间的矛盾,也面临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势力之间的矛盾。 考点二 东西方的先哲 一、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 1.生平:春秋时期鲁国人,少年立志学习礼乐,后曾有昙花一现的从政生涯,最后献身文教。 2.基本思想 (1)“礼”:即周礼 ①尊尊:卑贱者对尊贵者的尊崇,其中最重要的是尊君。 ②亲亲:就是对亲人的爱,其中强调子对父母的孝顺,弟对兄长的恭敬。 ③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④“正名”:就是用周礼去规范人的行为。 (2)“仁”:“仁者,爱人” ①仁爱应差别,首先是亲人,其次是朋友,而后是其他人。 ②行“忠恕”之道,即人要尽己为人。 ③礼与仁结合:孔子认为,只有礼与仁相结合的社会,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 ④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 3.历史贡献 (1)教育上:创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出现“学在民间”的局面。 (2)政治上:“举贤人”以施行仁政,提出理想贤人的标准为“内圣外王”。 (3)思想上:奠定了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在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二、古希腊的先哲 1.古典文化产生的背景 (1)希波战争胜利使雅典进入它的黄金时代。 (2)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伯里克利的改革使雅典民主制发展到顶峰,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勤能补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