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纳秒脉冲裸电极放电的粒子模拟研究.PDF

大气压纳秒脉冲裸电极放电的粒子模拟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气压纳秒脉冲裸电极放电的粒子模拟研究

第 44 卷 第 3 期:944-951 高电压技术 Vol.44, No.3: 944-951 2018 年 3 月 31 日 High Voltage Engineering March 31, 2018 DOI: 10.13336/j.1003-6520.hve.20180301037 大气压纳秒脉冲裸电极放电的粒子模拟研究 1 1 1,2 辛 璇 ,刘 冰 ,张远涛 1. 250061 (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济南 ; 2. 华中科技大学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 摘 要:大气压纳秒脉冲放电由于能量利用率高、可以生成多种活性粒子且容易形成均匀的放电等优势,在等离 子体环境、医学等应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为此借助于粒子模拟方法,研究了在裸电极条件下,纳秒脉冲放电 的演化过程及放电机理。由于电极表面没有覆盖介质,在脉冲电压施加过程中,只能观察到一次放电,放电电流 一般在电压下降沿开始时刻附近达到最大值。在电压上升沿及坪区阶段,鞘层电场持续增强,鞘层厚度逐渐变薄, 电子能量概率分布函数存在明显的高能尾部,电子与离子数密度可以达到很高的数值;放电的熄灭主要是由于脉 冲电压的下降造成的,即使在脉冲电压下降阶段,由于前面阶段放电剧烈鞘层电场非常强,碰撞电离依旧可以持 续一定的时间。通过粒子模拟研究脉冲电压驱动的裸电极放电,并与相应的介质阻挡放电比较,有助于深化对纳 秒脉冲激励的放电演化过程与内在机理的认识。 关键词:纳秒脉冲放电;大气压放电;粒子模拟;裸电极放电;鞘层电场;二次电子;电子能量分布函数 PIC-MCC Numerical Study on Discharg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Nanosecond-pulse Discharges Without Dielectric Barriers 1 1 1,2 XIN Xuan , LIU Bing , ZHANG Yuantao (1. School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Electromagnetic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Abstract :We present a theoretical study on the atmospheric plasmas driven by nanosecond-pulse voltages without die- lectric barrier covered on the electrodes by using PIC-MCC simulations. The numeric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only one dischar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