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新体系与新思维 刘力.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  一 篇 国际贸 易基本理论 第 2 页 第 3 页 国际贸易的动 因:古典分析 最早对 国际贸易的动 因作 出科学分析 的是古典的国际贸易理 论 ,即传统意义上 的比较利益理论 。古典 的国际贸易理论滥觞于 世纪 中叶亚当 斯密 的绝对成本理论 ,其 间经过李嘉 图比较优 势理论 的革命性创新 ,最后完成于 世纪 年代赫克塞尔 俄林 的要素禀赋理论 。古典 国际贸易理论 以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 不变为前提 ,从成本差异 的角度探讨 了国际贸易发生 的动 因 。 绝对优势理论 素有 “经 济 学之 父 ”之称 的英 国古 典经 济 学 家 亚 当 斯 密 年 ),在 年 出版 的经典著作 《国 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批判 了重商主义 ,创立 了 “自 由放 任 ”的经济 思想 ,提 出了分析 国际贸 易动 因的绝对优 势理 论 。 绝对优势理论 的基本含义是 ,由于拥有不 同的 自然优势或后 天优势 ,两 国在 同一产 品的生产成本上存在着绝对差别 。如果 甲 国在产 品 的生产成 本上 具有 绝对 优 势 ,在 产 品 上 处 于 绝 对 劣 势 ;而 乙 国在 产 品 的生产成本 上具有 绝对优 势 ,在 产 品 上则处于绝对 劣势 。那 么 ,甲国就应该专 门生产 并 出 口产 品 本 国所 需的产 品 可 以从 乙 国进 口;乙国则相反 ,可 以专 门生 产并出口产 品 ,本 国所需的产 品 则从 甲国进 口。这样 ,两 国 进行贸易后 ,都可 以使本 国的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最大限度 地提高国民福利水平 。 第 4 页 下面我们对绝对优势理论进行具体分析 。在对绝对优势理论 进行具体分析之前 ,为 了简化 问题 ,需要作如下假定 : 世界上 只有两个 国家 ,各 自只能生产两种产 品,即 模 型; )劳动是构成生产成本的唯一要素 ; )生产要素在两 国之 间不能流动 ,但在一 国范 围内可 以流 动 ,即资源可 以从 国内的一个部 门转移到另一个部 门; )两 国的资源都 已得到 了充分利用 ,一 国某个部 门资源 的 增加就意味着另一个部 门资源的减少 ; 当资源 从 一个 部 门转 移 到 另一个 部 门时 ,机 会 成本 不 变 ; 没有运 输 或其 他 交 易成本 ,产 品可 以在 两 国间 自由流 动 ; )进 出 口的价值相等; 生产和交换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 。 根据 以上假定 ,让我们假设有两个 国家 :中国和美 国,两 国 都 生产 大米 和 布 。中美两 国单 位 投入 量 的产 出见表 表 中国和美国单位投入量产出表 如果没有 国际贸易,每个 国家都 只能在本 国生产 的产 品范 围 内消费 。中国和美 国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能消费的最大数量如 图 中 的 实 线 所 示 。 中 国 可 以生 产 公 斤 大 米 而 不 生 产 布 ,或者只生产 米 布 而 不生产 大米 ,或 者 生产 介 于其 间 的 某种数量组合 ,如 公斤大米和 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