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体系与运行机制 张琳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第一章  构建我 国风险投资 体系的背景研究 托夫勒 ·阿尔温(Tofller  Alvin)是学艺术的,1970年撰写的 《未来 的冲击》、 1980年 出版 的 《第三次浪潮》炒得火热 ,全球 闻名 ,有 的人视为经典 。其实他宣传 的 “技术是经济发展 的火车 头 ,高新技术是未来经济发展 的强大牵引力 ;知识是经济发展 的 燃料 ,知识积累的加速 ,为技术这个伟大火车头提供燃料 ,使社 会经济加速发展”并不新鲜 ,仅仅是许多经济学家充分论证过 的 一些结论 的通俗宣传 。在我 国, 70年代末 80年代初 ,因长期没 有接触西方经济学 ,对托夫勒 的 “预言”倍加赞赏,不足为怪 。 广为宣传深入人心之后 ,造成 了错觉 。什么是 “高新技术 ”?苏 联援华 的 156项工程是不是高新技术 ?什么是 “设备折 旧”?什 么是 “三弹一星”?建 国以来我们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高新技术 的追赶 ,从来也没有停止过对技术 的革新 。很可惜 ,先进 的技术 并没有 带来繁荣 的经济 。 50年代初期 ,农 民从集体 劳动 的组织 中解脱 出来 ,乡镇企业 的产 品波涛汹涌地 冒了出来 ,长期 的 “短 缺经济”、 “卖方市场”因此而宣告结束 。比技术、比设备,乡镇 企业 比国有企业好不到哪里去 ,那阵子经济增长靠 的是政策 ,与 国有企业分享市场的政策 ,而不是什么高新技术 。 后来 ,人们意识到要利用高新技术谋求发展 ,在不考虑市场 承 受力 、技术人 员配备等条件 下 ,盲 目上马 了一些高新技术项 目,结果出现高新技术 、高尖端设备 ,但低市场 ,所 以导致高亏 第 2 页 损 的局面 。 要不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呢 ?回答是肯定的,在本章第 一节里 ,对我 国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取得 的成绩和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 的 良好势头 ,都进行了肯定 。在 “工业化进程 ”中,中央有 个硬指标 ,即 “结构 ”,三个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是指一个 国家 国民经济系统 中各个产业之 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的形式 。作 为一 国产品结构 、劳动力就业结构 、外贸进 出口结构和消费结构 的基础 ,产业结构状况及其发展水平对一 国的宏观经济有着决定 性 的影响。现代产业结构升级即指新兴产业部 门、高新技术产业 部 门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部 门在整个 国民经济 中所 占的比重不断增 加 、所处地位 日益重要 的过程 。通过新技术 的普遍推广和应用 , 原有 的产业结构将得到改善 ,出现新兴技术产业 的成长和 以相对 落后 的技术体系为基础 的旧产业 的衰落 ,最终实现在更高层次上 的生产体 系 。 但单纯 的技术 ,哪怕是高新技术 ,换不来 “结 构 ”,也 换不来 。怎样打好 “加快工业化进程 ”与 “大力发展高新技 术产业 ”这两张牌 ,本章第二节把经济增长拉 出来做裁判 ,提 出 科学、技术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带动经济增长 。 从经济理论 的角度来说 ,我们不能只举着钱纳里 的 “结构 ” 不放 ,无论 “加快工业化进程 ”还是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 ”,都 要落实到经济增长上来 。适应 国情 的经济理念论 ,除了 年代 初就被我们熟悉的黑人经济学家 、诺 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刘 易斯 的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之外 ,在本章第三节 、第 四节特意引叙 了 另一个诺 贝尔奖得主缪尔达尔 的 “地域二元经济 ”的 “回荡效 应 ”和 “扩张效应 ”以及 肖 爱德华 的 “金融深化”的概念,这 些经济学家共 同强调的是资本市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 在后面的几章讨论中,总是把资本市场作为依托 。我国提 出 “风险投资”一直都是与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联系在一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