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_4.pdfVIP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_4.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06年无锡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三)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学校、姓名、考试号写在密封线 内规定的空格中。 2 .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卷上,试题 序号不要搞错。 3 .全卷答案书写要工整,不要随便涂改。书写工整优美者酌加l一3 分。 4 .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6分) 1.根据课文默写。(10分) ①气蒸云梦泽, 。 ② ,禅房花木深。 ⑨浮云游子意, 。 ④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⑨醉里挑灯看剑, 。 ⑨安得广厦千万间, ! (!)王维 《使至塞上》有一对偶句,描绘出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这句 被誉为“千古壮观” 的名句是“ , ” 。 ⑥诗人李白在明月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浪漫, 《月下独酌》中的“举杯 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 , ”,都把对友 人的思念之情托予明月。 2 .根据拼音完成词语。(3分) ①狡xiá ②吹毛求cì ③坦荡如dǐ 3 .解释下列文段中加点的词。(4分)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 矣。虽杀臣,不能绝也。 ①持 ②圉 ③寇 ④虽 4 .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A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 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情形,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B .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厉的战地气氛,直接 描写了车毂交错、短兵相接的激烈场面。 C .“临易水”既表明交战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 士一去兮不复还,’那种壮怀激烈的豪情和爱国热情。 D .全诗并没有运用白描手法,而是借助想象用浓艳斑驳的色彩描绘出 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 5 .对F列长句表达的主要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一部全面、深入介绍徐悲鸿生平和成就的大型电视片 《徐悲鸿》, 以翔实的史料、生动的画面和飞扬的文字,艺术地再现了这位真正具有 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深沉爱国精神的无锡籍地方文化名人从一个乡村 幼童成长为一代画坛宗师的人生轨迹。 A .史料、画面和文字再现名人人生。 B .徐悲鸿具有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 C .名人成长为宗师。 D . 《徐悲鸿》再现人生轨迹。 6 .阅读材料,请从“成功” 的角度,代爱迪生拟写一句含蓄而又幽默的 反驳的话。(2分) 爱迪生致力于制造白炽灯泡,为了找到一种有效灯丝,他试了1200 种不同的材料都不成。批评他的人说:“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 了。”“不,”爱迪生反驳道,“ 。 7 .下面是一份对初三300名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 况,回答后面问题。(3分) ①从语文学科来看: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数呈—— …的趋势。联系实际, 你认为这种变化的原 因是 。 ②看了这一统计表,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 二、阅读分析(共37分) (一)(12分) 晋王羲之,字逸少,旷崎也,七岁善书。十二见前代 《笔说》②于其 父枕中,窃而读之。父曰:“尔何来窃吾所秘?”羲之笑而不答。母 曰:“尔看用笔法?”父见其少,恐不能秘之,语羲之曰:“待尔成人, 吾授也。”羲之拜请:“今而用之,使待成人,恐蔽儿之幼令,③ 也。”父喜,遂与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i665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