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花缺月残之美.PDF
第五章 花缺月殘之美
第五章 花缺月殘之美
第一節 花、月、痕-衍生的意象與美學維度
《花月痕》小說的內容雖屬狹邪但卻近似於才子佳人小說,晚清傳統才子佳
人小說大多大團圓結局,而《花月痕》卻一反這樣的傳統,反而以悲劇收尾,在
小說後序中作者便強調了小說所要發展的方向,以及想要呈現的美學維度。作者
魏秀仁在現實生活中始終無法擁有圓滿的人生,既然人生不完美,那麼就該真實
地體驗人生,將人生的真情刻在每個人的心上、靈魂裡,因此小說《花月痕》強
調的才會是情之「痕」,而不是花開、月圓。
作者曰:余固為痕而言之也,非為花月而言之也。夫春發其華,秋結其實,
非花也乎?三五而盈,三五而缺,非月也乎?大千世界,人人得而見之,
得而言之者也,余何必寫之也。至若是花非花,是月非月,色香俱足,光
豔照人者,則是余意中之花月也。然而謂之花月可也,謂之痕不可也。即
或謂如花照鏡,鏡空花失,如月映水,水動月散,是亦痕之說也。其說尚
淺也。夫所謂痕者,花有之,花不得而有之;月有之,月不得而有之者也。
何謂不得而有之也?開而必落者,花之質固然也,自人有不欲落之之心,
而花之痕遂長在矣。圓而必缺者,月之體亦固然也,自人有不欲落之之心,
而月之痕遂長在矣。故無情者,雖花妍月滿,不殊寂寞之場;有情者,即
1
月缺花殘,仍是團圓之界。
花、月、痕之所以有意義是在於人之有情,情之真切才能留下不滅的痕跡,也才
能動人心弦,如此以缺寫圓的構思手法正是作者一開始的創作動機,也是《花月
痕》的特色。因為有情,所以即便花缺月殘仍是團圓,正是這樣寫作思想,才能
見證這份出自於青樓的愛情可貴處,忠貞不移的愛情在這樣的歡笑場所裡、在歡
場之人的身上卻能釀出情比金堅的永恆愛戀,讓愛情達到願為之死的至高境界,
1 魏秀仁:《花月痕‧後序》,頁1 。
73
晚清狹邪小說中的花月意象-以《花月痕》為中心
這樣的真情填滿整部小說,也難怪《花月痕》在晚清也擠上了暢銷風靡小說的位
階。
《花月痕》打破傳統才子佳人的藩籬,重新改寫他們的性情與命運,女主人
公劉秋痕是抑鬱寡歡的青樓佳人,出身坎坷又受人誆騙,即使自己不願意墮入青
樓卻也無可奈何,對於積欠李家父子、牛氏的冤債當然也不是一時半刻能夠清償
的。
秋痕,係豫省滑縣櫻桃村人,三歲喪父 ,家中一貧如洗。生母焦氏改嫁,
靠著祖母侯氏長成。後值荒年,侯氏餓死,堂叔阿虎領著逃荒,到了直隸
界上,鬻在章家為婢。章家用一媼,即秋痕現在的媽牛氏。彼時秋痕年纔
九歲,怯弱不能任粗重。又性情冷淡,不得主人歡心,坐此日受鞭樸。牛
氏本非好女人,孀居後素有外交。恰好有個李裁縫,就在章家斜對門開一
小舖。牛氏也為他主人待他無恩,便乘機和李裁縫商量,引誘秋痕逃走。
李裁縫原是娼家走狗出身,也會唱些昆腔。奈年老了,將平日私積娶妻馬
氏,是個門戶中人,生下一子,就是小伙狗頭,纔有數歲,馬氏就死。狗
頭自少凶悍,無惡不作,卻怕牛氏。如今拐下秋痕,認作女兒,和牛氏做
了夫婦,跑至并州,想要充個裁縫度日。奈耳聾眼花,想做生理又沒本錢,
便逼秋痕學些昆曲,把狗頭做個班長。 2
秋痕原本性情屬冷淡悲觀型,加上人生遭遇導致悲觀個性加倍鬱悶,落入青樓根
本不是她所願,所以秋痕一直無法認同自己的職業與當下的生活,面對嫖客時常
冷在一旁不太搭理人,因此除了不得主人歡心之外,客人也都對她興趣缺缺,如
此循環使得她在青樓的日子挨打、挨罵、以淚洗面也都成了家常便飯。直至遇見
韋癡珠,情有所鍾願為之死,癡珠性情和秋痕相類似,仕途不順、明珠見棄的落
魄悲觀才子,一生疲病交錯,家園遭逢兵災而有家歸不得,他們的個性導致戀情
百折千回終無法解脫。學者王德威在《被壓抑的現代性─晚清小說新論》書中說
2 魏秀仁:《花月痕》,頁235 、頁236 。
7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