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克思主义文论件(修改)
马克思主义文论 讲授人:王外生 (女偊)曰:“吾犹告而守之,三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 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简介 艺术的性质 艺术的发展 艺术是人精神掌握世界的方式 艺术生产理论 艺术的形式与内容 艺术风格 艺术批评 艺术的作用与价值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 绪 论 一、马克思主义及其构成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于十九世纪中叶创立的无产阶级思想体系,科学地阐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学说或理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它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进行革命的科学依据,是无产阶级政党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政治经济学 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文论及其构成 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及其后继者创立并提出的关于文学、艺术的观点、思想和学说,它丰富、深刻、独特,自成体系,严密而科学,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为科学、生命力最为强大的文学理论思想。 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 东方马克思主义文论(东马)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西马) 三、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哲学和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包含马克思主义文论;马克思主义文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文论是流动在马克思主义的血肉之躯中的血液。总的来说是一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四、“史”与“论”结合、“述”与“评”结合 史论结合,以史代论,以史为线,以论为点,史是基础,论是重点。史与论的研究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先有史,后有论,史是论的内在链条,论是史的合理结果。 述评结合,以述代评,述是评的基础,评是述的结果和深化,有述才有“历史性”,有评才有“理论性”。 五、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主要内容 艺术的本质、艺术的研究方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艺术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生产、艺术的形式和内容、艺术风格、艺术典型、艺术真实、艺术与人性、现实主义观、戏剧观、艺术批评、艺术的价值等。 1、必须“回到马克思”、“重读马克思” 六、怎样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论 2、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学概论相互支持、相互确证。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史简介 一、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与发展 二、“东马”的演变和发展 三、“西马”的演变和发展 一、经典形态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形成与发展 1、转变期(1844年以前) 转变期的标志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摆脱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人本主义哲学的影响,从唯心主义转向唯物主义。 2、确立期(1844—1857) 《手稿》既是转变期的结束,也是确立期的开始。《神圣家族》、《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相继诞生,确立了全新的唯物史观和文艺观。 3、成熟期(1857—1872)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进入成熟期的标志。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序言》、《资本论》和《剩余价值论》中马克思论述了艺术生产理论、文学的真实性、现实主义文学观等文学思想。 4、总结期(1872—1895) 《法兰西内战》、《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在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进行斗争的同时,进行认真的反思和总结。 二、 “东马”的演变和发展 普列汉诺夫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艺术起源于劳动;实用先于美;社会结构的1、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俄国、前苏联的演变和发展 “五项式”理论;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列宁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文艺的能动反映论;历史的与辨证的相统一的批评原则;两种民族文化理论;艺术属于人民。 2、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开始于李大钊。 早期的共产党人邓中夏等人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 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作家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 革命战争年代解放区马克思主义文论的传播。 毛泽东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文艺思想。 建国后,提出了“二为”和“双百”方针。 新时期开展了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大讨论,迎来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研究的热潮。 三、“西马”的演变和发展 “西马”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兴盛于60、70年代,80、90年代继续发展,成为20世纪西方文艺思想的重镇。 卢卡契的文艺思想。 法兰克福学派的文艺思想。 萨特的文艺思想。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思想。 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 杰姆逊的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女权批评、新历史主义批评和后殖民主义批评。 第二章 艺术的性质 一、艺术的社会性质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创立了社会结构理论,通过艺术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揭示了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