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引 言
这本书的由来
我本来是学土地经济学的,毕业后一直从事房地产方面 的研究
工作 。 年我到美 国去 了半年 ,回来后发觉房地产方面很难再研
究下去,这一方面是因为通过近几年的改革 ,房地产的市场制度 已初
步建立起来,另一方面是 由于前几年的供应规模过大,房地产市场陷
于不景气的状态,而除了时间外,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可 以在短期 内解
决这个问题 。所以,我试着转 向研究其他公共政策的问题 。
首先接触 的是基础设施价格 问题 。一般认为我 国基础设施部 门
效率低下,亏损严重 (除电信外)的原因主要是政府制定的价格过低,
因此基础设施部 门的改革就是要提高价格 。以上海为例 ,公交 、煤
气、自来水经过几次提价后,公用事业仍然全面亏损,而进一步提价
的空 间已经非常有 限(公用事业 如水、电、煤气、交通和通讯 的价格必
须与居 民的收入水平相适应 ,国际上一般公用事业费支 出 占家庭收
入的比例为 左右,上海这一指标已达 。与此形成对
照的是公用事业职工 的收入仅次于金融行业 ,而远高于其他行业 。
这一现象促使我思考一个 问题 :公用部 门的亏损可能有多种原因,政
府人为地制定低价只是原因之一 (称为政策性亏损 ),公用部门的成
本过高 (冗员过多;内部人控制;经营效率低等)可能是根本的原因。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产品或服务大多都采取成本加成的定价方法 ,由
第 2 页
包括公共垄断部 门在 内的政府直接定价 。由于政府很难控制企业 的
成本 ,这种定价也就缺 乏客观 的依据 。)所 以我认为就价格论价格 ,不
能解决基础设施部 门的问题 。基础设施如何定价 ,只是一个技术 问
题 ,这在西方规制经济学 中已研究得非常详尽 。而我们所要研究的
是价格政策,即基础设施应该 由谁定价 ,是政府 ?是垄断企业 自己?
还是市场 ?它反映的是价格背后的体制 问题 。
长期 以来,我国基础设施部门都是实行公共投资、公共所有、公
共经营的方式 。在这种体制下,投入与产出得不到仔细的核算、监督
与管理,企业也不 以顾客满意为经营 目标,导致基础设施部 门经营效
率低 、服务质量差 。因此 ,我试图转而从基础设施 民营化的角度来研
究公共部 门改革 。为此 ,我 阅读 了大量 的国外基础设施部 门改革 的
案例 ,其中最系统、最成功的改革就是英国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其他
国家也大都是采用私有化 的方式来改革公共部 门。但大规模 的私有
化在我国似乎行不通,首先遇到的是意识形态上的障碍 ,我国是社会
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其次,我国的私人部门相对弱小,
没有能力购买这些公共企业(一般规模都较大 ),实行大众私有化 ,又
有俄罗斯、东欧 国家 的前车之鉴 ,效果也不会好;第三 ,这些行业都是
关系 “国计民生”的重要部门,卖给外资也不符合 国家整体利益 ;第
四,私有化只是解决所有权 问题,如果垄断的市场结构没有改变 ,那
只不过是将公共垄断变成私人垄断 ,对增进社会福利不会有多大 的
益处 。所以,从这个角度入手也很难解决公共部门的问题 。
还有一种思路是从基础设施筹资、建设 、经营管理 的过程去研
究。但 以上海为例, 年代 以来 ,在基础设施融资方面可 以说能想
到的办法都用上 了,还是不能满足需要 。面对人们 日益增长 的对基
础设施产 品或服务的需求 ,完全靠政府投资或靠政府信誉筹资显然
已是捉襟见肘 ,必须承认政府的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包揽所有的基
础设施建设 。由此产生 的一个 问题是 :政府必须将一些基础设施建
设的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主体 。进一步 的问题就是哪些责任可 以转
让 ?哪些仍然必须 由政府承担 ?这涉及到基础设施分类 问题 。由此
第 3 页
使我意识到:研究基础设施部门改革的关键 ,或者说逻辑起点,应该
是市场结构的重组 ,分清哪些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