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附件2
2017年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方案
根据全国农技中心组织专家会商分析预测,预计2017年小麦病虫害总体偏重发生,发生面积9.6亿亩次。其中赤霉病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南部麦区将偏重以上流行,条锈病在鄂西北、汉江两岸、河南南部、西北和西南局部麦区有重发生的风险,穗期蚜虫在华北和黄淮北部麦区有大发生的可能。为有效控制小麦重大病虫危害,确保小麦稳产增收,特制订本方案。
一、防控目标
重点防控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等“三病三虫”,防治处置率达到90%以上,专业化统防统治比例37%以上,高产创建示范片实现统防统治全覆盖,综合防治效果85%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化学农药使用量明显降低。
二、防控策略
坚持因地制宜、分区治理、分类指导的原则,采取绿色防控与化学防治相结合,应急处置与持续治理相结合,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防控策略,对重点地区、关键阶段的重大病虫,实施科学防控,确保小麦产量和品质安全。推广绿色防控,注重用药安全,实现农药减量控害。
三、防控措施
(一)分区防控重点
1.华北麦区。主要包括除东北、西北以外的部分北部冬麦区,即河北省长城以南,山西省中部和东南部,北京、天津两市。其中,山西、河北中南部麦区以麦蚜、麦蜘蛛、吸浆虫为主,兼顾条锈病、赤霉病;其他麦区以麦蚜、吸浆虫为主,兼顾麦蜘蛛、叶锈病。
2.黄淮麦区。主要包括山东省全部,河南省大部,河北省中南部,江苏及安徽两省淮北地区,陕西省关中平原地区,山西省西南部等。以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蚜、吸浆虫、麦蜘蛛为主,兼顾叶锈病、粘虫。
3.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湖南各省大部,上海市、浙江全部以及河南省信阳地区。以赤霉病、条锈病、纹枯病、白粉病、麦蚜为重点,兼顾麦蜘蛛。
4.西北麦区。主要包括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及青海省东部部分地区。以小麦条锈病、吸浆虫为主,兼顾小麦白粉病、麦蚜、麦蜘蛛。
5.西南麦区。包括贵州省、四川省、云南省大部,陕西省南部,甘肃省东南部以及湖北西部。以小麦条锈病、白粉病为主,兼顾小麦赤霉病、麦蚜和麦蜘蛛。
(二)不同生育期主攻对象
要根据小麦不同生育阶段,明确主攻对象,统筹兼顾,进行混合用药,综合防治。小麦返青拔节期应以防治纹枯病、条锈病、茎基腐病为重点,挑治苗期蚜虫、白粉病和麦蜘蛛。抽穗扬花期以预防控制小麦赤霉病和吸浆虫为主,兼顾叶锈病、白粉病。后期加强麦蚜防控,实施综合用药,达到一喷多效。小麦生长全过程,严密监测和及时防治小麦条锈病,防止大面积流行危害。
1.小麦赤霉病。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等常年病害流行区,要在加强健身栽培的基础上,把握小麦抽穗扬花关键时期,见花打药,主动预防,遏制病害流行。对高感品种,在小麦抽穗至扬花期,如天气预报未来2天有阴雨、露水和多雾天气,首次施药时间应提前至破口抽穗期。药剂品种可选用氰烯菌酯、咪鲜胺、戊唑醇、多菌灵、福美双、甲基硫菌灵、烯肟·多菌灵、烯肟·戊唑醇、肟菌·戊唑醇、枯草芽孢杆菌、井冈·腊芽菌等,要用足药液量,施药后3~6小时内遇雨,雨后应及时补治。如遇病害严重流行,第一次防治结束后,需隔5~7天再喷药1~2次,以确保控制效果。对多菌灵产生高水平抗性地区,应停止使用苯丙咪唑类药剂,提倡轮换用药和混合用药。赤霉病偶发区,可结合其它病虫防治,在抽穗扬花期实行兼治。
2.小麦条锈病。加强病情监测,实施分区防治。西南、汉水流域和河南南部、甘肃陇南等主要冬繁区,要封锁发病田块,全面落实“带药侦查、打点保面”预防措施,减少菌源外传,阻止向黄淮和华北麦区扩散蔓延,减轻晚熟冬麦及春麦区流行风险。黄淮春季流行区,落实“发现一点,防治一片”的防治策略,及时控制发病中心;当田间平均病叶率达到0.5~1%时,组织开展大面积应急防控,并且做到同类区域防治全覆盖。防治药剂可选用三唑酮、烯唑醇、戊唑醇、氟环唑、已唑醇、丙环唑、醚菌酯、吡唑醚菌酯、嘧啶核苷类抗菌素、烯肟·戊唑醇等。
3.小麦纹枯病和白粉病。小麦返青至拔节初期,当纹枯病病株率达10%左右时,进行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戊唑醇、丙环唑、烯唑醇、井冈霉素A(选用高含量制剂)、多抗霉素、木霉菌、井冈·蜡芽菌等。当白粉病病叶率达到10%时进行喷药防治。常用药剂有三唑酮、烯唑醇、腈菌唑、丙环唑、氟环唑、戊唑醇、咪鲜胺、醚菌酯、烯肟菌胺等。严重发生田,应隔7~10天再喷1次。要用足药液量,对准基部,均匀喷透,提高防治效果。
4.小麦吸浆虫。高密度区应重点抓好中蛹期土壤处理和成虫期喷药防治等两个关键环节,一般发生区主要做好抽穗至扬花前的成虫防治。蛹期防治可在小麦孕穗期当每小方土样(10×10×20cm)有虫蛹4头以上时,选用辛硫磷、倍硫磷等制成毒土,顺麦垄均匀撒施,撒毒土后浇水效果更好。小麦抽穗期,当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工作研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doc VIP
- 港口危险货物包装专项试卷.doc VIP
- 2024年教师系列中高级职称评审有关政策解读附件10.doc VIP
- 《电力机车制动机》课件 5-18-1 DK-2无火回送.pptx
- 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3PPT课件.pptx VIP
- 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中、高级工)体化课程.pdf VIP
- 河南科技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试卷2016–2017第二学期期末试卷C.pdf VIP
- 第十六章-会阴部手术病人的护理.pptx VIP
- 小学语文教学课件:《安徒生童话》推进课.pptx
- 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网络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PPT.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