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1
《次生代谢产物蕨藻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 制 说 明
(征求意见稿)
《次生代谢产物蕨藻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国家标准起草工作小组
二〇一九年一月
PAGE
PAGE 11
次生代谢产物蕨藻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标准任务的来源、背景及意义
本国家标准的制定任务列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8〕41号),项目编号T-424”。该标准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生物产业共性技术标准研究”提供支持,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该标准的制定任务。
蕨藻红素(caulerpin) 是一种吲哚生物碱,其化学计量式为C24H18N2O4。根据文献报道,蕨藻红素具有显著的促进植物增长的作用,同时具有良好的延缓花朵衰老,延缓果实成熟,除草剂,脱草剂,竞争性抑制生长激素等功效,另外还有报道,该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抗炎症、抗肿瘤活性。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隶属绿藻门(Chlorophyta)蕨藻科(Caulerpaceae)蕨藻属(Caulerpa),是分布于中国南海、东南亚、日本冲绳、台湾,大洋洲等热带、亚热带海域的一种暖温性大型经济绿藻,其中含有蕨藻红素,因其直立茎球状体晶莹剔透、水润饱满似葡萄,被称为“海葡萄”,其食用口感如鱼子酱一般丰富,常蘸酱调味生食、搭配海鲜凉拌,或制成高级料理,又有“绿色鱼子酱”之称,因此,长茎葡萄蕨藻具有很大的经济价值。
目前,蕨藻红素还没有国标方法。可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液质联用法进行分析。液质联用法,具有精度高,检测限低,但价格昂贵,对操作人员要求很高,难以普遍应用。相比较而言,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广泛,检测方法也比较成熟。因此,本标准起草小组以快捷、经济、准确和高效为指标来制定天然植物中生长激素蕨藻红素标准,确定乙醇-水作为提取溶剂,微波辅助提取后,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以外标法定量。样品处理比传统方法简单、快速,回收率高,基质干扰少,且有较低的检测限,为蕨藻红素含量测定提供了依据。
二、主要工作过程
中国水产科研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接到《天然植物中生长激素蕨藻红素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制定任务后,立即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在仪器设备、试验用品方面做了充分准备。起草小组在天然植物研究过程中熟悉蕨藻红素的检测方法,还围绕蕨藻红素的测定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的前期研究,在查阅了国内外有关蕨藻红素检测技术资料的基础上,设计了分析技术路线,优化了提取溶剂和微波辅助提取条件,确立了反相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的试验方案。分别以长茎葡萄藻和羽状蕨藻作为测试对象,研究了方法添加回收率、精密度及检测限试验和有关干扰情况。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20001.4-2001《标准编写规则第四部分:化学分析方法》进行编写,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验
三、标准主要内容的确定
(一) 标准适用范围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植物中蕨藻红素含量的测定。
(二)检测原理
试样中加入乙醇-水溶液,微波辅助萃取,用配有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测定,以外标法定量。
(三)标准中主要参数及实验条件的确定
1、研究方法的确定
1)蕨藻红素提取方式的优化
蕨藻红素的提取方法有震荡提取法、研磨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准确称量2g长茎葡萄蕨藻,加45 mL提取液,采用表1方法进行提取,提取液经减压过滤,滤渣加入85%乙醇,相同的条件进行第二次提取,用85%乙醇定容至100 mL。一般采用索氏器提取12小时,可以将已将长茎葡萄蕨藻中的蕨藻红素全部提取出来。将索氏提取的方法得到蕨藻红素峰面积为Amax,其他几种提取方法得到的蕨藻红素的目标峰峰面积为 A,得出不同提取条件下蕨藻红素的提取率( 提取率 = A/Amax)。根据不同提取条件下蕨藻红素的提取率的比较,可以选择出最优的提取方式。
表1 蕨藻红素的不同提取方式
震荡提取
研磨提取
超声提取
微波提取
温度℃
20
20
45
45
时间min
20
3
20
20
乙醇浓度%
85
85
85
85
提取液体积mL
90
90
90
90
(注:震荡提取和研磨提取只能在常温进行,研磨3min已经全部把蕨藻红素提取出来)
不同提取方式的提取率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小灵通西部行内蒙古.PDF
- 小学三年级学生英语学习适应现状的调查研究-延边大学论文管理系统.PDF
- 小量血液基因组DNA直接提取试剂盒离心柱型GK4005050.DOC
- 小金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药物经济学研究-世界中医药.PDF
- 尖锐湿疣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中国护理管理.PDF
- 就业数字图书馆使用说明.DOC
- 尾矿库-扬安文化.PPT
- 尿素尿酸和总蛋白复合冰冻人血清国家标准品的研制-新医学.PDF
- 尼罗河谷地黄河流域.PPT
- 尿纤溶酶水平对糖尿病肾病水肿的影响-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PDF
- 广东自然保护区尺度陆生脊椎动物物种多样性与高级-动物学杂志.PDF
- 广东药品检验所.DOC
- 广东质量监督化肥农药检验站样品检测委托书-广东石油与精细.DOC
- 广州5781名中学生睡眠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中国校医.PDF
- 广州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示范创建成果丰硕-广州健康教育所.PDF
- 广州正和会展服务有限公司中国国际医疗美容及整形技术成都展览.DOC
- 广州花都区120急救医疗指挥中心2016年预算补充公开内容.PDF
- 广州黄埔区2016年经济运行情况及-广州开发区管委会.DOC
-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2018年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生.DOC
- 广西天然林中藤本植物区系组成及系统发育多样性-生态学报.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