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環保導向的價值觀與企業的綠色管理關係之實證研究
黃義俊
樹德科技大學企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摘 要
本研究引伸 Dunlap Van Liere(1978)新環境典範的概念,將環保導向的價值
觀分為自然平衡、限制成長與生態中心的價值觀等三個構面;而將企業的綠色管
理分為清潔生產作業和綠色行政管理等二個構面。實證臺灣 2000 大製造業中,紡
織、造紙與印刷、石化、鋼鐵、 電子、資訊與通訊 ,其企業的綠色管理與環保導
向的價值觀之相關性、影響程度與差異性。
在 180 個有效樣本中,研究發現:企業的綠色管理與自然平衡、限制成長與
生態中心的價值觀呈顯著正相關;至於影響程度,在清潔生產作業方面,限制成
長的價值觀之影響程度較大;在綠色行政管理方面,自然平衡的價值觀之影響程
度較大;高成長的產業其清潔生產作業與綠色行政管理的採行越多;在差異性方
面,不同產業間其清潔生產作業與綠色行政管理有顯著性差異,一般而言,資訊
與通訊業以及電子業均高於其他產業。
關鍵詞 :環保導向的價值觀;企業的綠色管理;清潔生產作業;綠色行政管理。
0
壹、緒論
一、 研究背景與動機
傳統上,經濟和技術支配企業的目標設定和決策過程,而生態中心的決策過
程結合生態永續作為發展組織使命和目標的主要成份、確認和定義問題,以及替
代方案選取之標準(Hart, 1995; Johnson, 1998; Shrivastava, 1995a) 。基本上,傳統的
組織理論在管理的內涵和決策過程中,視環境為社會、經濟、政治、技術而忽視
自然環境與組織的互動關係。(Gladwin, Kennelly Krause, 1995; Hart, 1995;
Shrivastava, 1994, 1995c) ,直到 1980 年代自然環境才對企業經營有顯著衝擊。
(Menon Menon, 1997; Shrivastava, 1994) 。當社會大眾對於環保議題的日漸重視,
甚至於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團體敢公然反對「自然與環境保育」這個議題(高明瑞,
1993) 。漸漸地,環保的議題影響公司各階層的營運。(Aragon-Correa, 1998; Berry
Rondinelli, 1998; Buzzelli, 1991; Epstein Roy, 1998; Greeno Robinson, 1992;
Newman Breeden, 1992; Porter va n der Linde, 1995; Schmidheiny, 1992) 。因此,
落實環境保護是確保企業永續經營不可缺少的一環。
在過去 20 年,環保主義的興盛除了環保非營利組織紛紛成立外,營利組織因
為市場的需求使一些廠商投資於環保商品或服務從而獲利。一些營利的環保或綠
色企業,提供先進的、長期的、環保永續的產品和服務,例如建築公司特別是環
保優良的建築物、污染測量的實驗室、污染測量儀器的製造者或者回收設備的製
造者等、企業使用回收物料於製造過程、顧問公司執行環保衝擊的研究、服務公
司清除油污等均為環保利基。(Elk ington Burke, 1989; Hendrickson Tuttle, 1997;
Hunter Starik, 1995; Shrivastava, 1996; Stead Stead, 1996) 。雖然這些公司結合環
保與市場需求,為生態保育盡一份心力,然而急進的環保主義者批評說,綠色資
本和生態企業已投資於改良式的環保產品,但沒有真正反應新環境典範的生態價
值和信仰。(Egri Pinfield, 1996; Elkington Burke, 1989; Plant Plant, 1991; Tokar,
1997) 。因此,營利的環保或綠色企業是否具備生態價值觀以及具備何種生態價值
觀值得進一步探討。
在組織與自然環境的文獻中,雖然有許多針對生態中心、生態永續、技術生
態中心之組織的價值觀、目標、策略、結構、程序和產出的觀念性架構。(Shrivastava,
1995b;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