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板的手持方法.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刮痧的顺序 先头面后手足; 先胸腹后腰背; 先上肢后下肢; (三)刮痧要点 刮痧疗法要点 方向 单方向 顺序 先阳经后阴经;先头面后手足,先胸腹后腰背;先上肢后下肢;由上向下,由内向外 角度 45°~90°,角度越小感觉越舒适 力度 用力适中,均匀柔和 速度 速度适中,速度越慢越舒服,刺激越小 长度 尽量拉长 程度 出现痧痕为度,不出痧或出痧少,不可强求 (四)刮痧的时间和频率 刮痧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拭 3~5 分钟;通常一个患者选 3~5 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 刮痧频率:第一次治疗完毕待痧消退后,方可进行第二次治疗。一般 3~7 天消退,因此两次治疗刮痧应间隔 3~7 天。保健刮痧刮拭力度较轻,几乎无痧出现,因此保健刮痧不受时间限制,每天都可以进行。 (五)刮痧的补泻 补法:按压力度小、速度慢、刺激轻、顺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长,对皮肤、细胞、肌肉有兴奋作用。用于体弱多病、久病虚弱的虚证患者,或是对疼痛敏感者。 泻法:按压力度大、速度快、剌激重、逆经络行走、刮拭时间相对较短,对皮肤、细胞、肌肉有抑制作用。用于身体强壮、疾病初期的实证患者以及骨关节疼痛患者。 平补平泻:介于补法与泻法之间,按压力度和速度适中,时间因人而异。适宜于虚实夹杂体质者,尤适宜亚健康人群和慢性病患者的康复。 ?????????????????????????????????????????????????????????????????????????????????????????? *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全国高职高专护理类专业“十三五”规划教材 编委:明荷 第十九章 刮痧护理 目录 第一节 刮痧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常用刮痧法 第三节 刮痧的护理及特殊情况处理 第一节 刮痧基本知识 一、概念 刮痧是以中医经络腧穴理论为指导,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和相应的手法,在涂了不同介质的体表进行反复刮拭,使皮肤局部出现痧癍或者刮痕,从而达到解表祛邪、行气止痛、开窍醒神等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二、作用 解表祛邪、活血化瘀、行气止痛、调整阴阳、开窍醒神、养颜美容。 三、适应证 刮痧疗法的适应证非常广泛,临床上可以根据不同病情选用不同的刮痧部位和刮痧手法进行治疗。范围涉及内、外、妇、儿各科,其中对中暑胸闷、恶心呕吐、腹痛、泄泻、疼痛性疾病等有独特的疗效。对于头痛、失眠、健忘、疲劳等也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以用于严重脏腑功能失调?骨关节明显变形等病症的辅助治疗? 四、禁忌证 1. 孕妇的腹部、腰骶部、乳头禁刮;经期的小腹部慎刮。 2.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3. 新发生的骨折患部、疤痕处慎刮。 4. 皮肤化脓性炎症及传染性皮肤病的病变局部禁刮。 5. 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 6. 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极度虚弱或者消瘦者禁刮。 7. 精神分裂、抽搐等不配合刮痧治疗者禁刮。 8. 大病初愈、重病、气虚血亏及醉酒、过饥、过饱、过度疲劳者禁刮。 第二节 常用刮痧法 一、器具及介质 (一)器具:用来制作刮痧器具的材料较多,主要有动物角类、玉石类。形状各异,主要特点是圆钝。 (二)介质 :在刮痧过程中起保护皮肤、方便操作或增强疗效等作用。可分为液体、固体类。 二、分类及操作 常用刮痧法分类 持刮痧器具 刮痧 刮痧板 挑痧 三棱针、注射器 放痧 三棱针 泻血法 点刺法 徒手撮痧 扯痧法 食、中指的第二指节,或食指、大拇指一揪一放,反复进行 挟痧法 食指、中指的第 2 指节夹住患处并提起,反复进行 挤痧法 大拇指和食指在治疗部位用力挤压,连续挤压, 拍痧法 虚掌拍打体表需治疗部位 (一)常用刮痧法的分类 三、基本操作方法 (一)刮痧板的手持方法 用手握住刮痧板,肩、肘、腕自然弯曲,刮痧板的底边横靠在手掌心部位,大拇指及另外四个手指呈弯曲状,分别放在刮府板两侧。治疗时手握刮板厚的一面,保健时手握刮板薄的一面。 ?????????????????????????????????????????????????????????????????????????????????????????? * *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医药科技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