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辛亥革命课堂.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11年11月浙江、江苏革命军进攻南京(图为浙军向南京进发) 1911年11月上海起义成功 上海市南京路上五色旗迎风招展 上海军政分府的安民告示 合作探究 武昌起义成功的有利条件? ①汉口资本主义发展较早; ②有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积极策划; ③中国同盟会的推动和帮助; ④湖北新军倾向革命。 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 武昌起义与辛 亥革命的关系?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辛亥革命就是发生在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广义的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全过程,包括准备、发动、保卫成果等阶段。狭义的辛亥革命是指发生在1911年(旧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概念 5.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 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 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 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 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 步潮流的闸门。 《复兴之路》的解说词:“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1912年3月5日,大总统孙中山令内务部晓示人民一律剪辫。 【错误观点】辛亥革命推翻了我国的封建制度。 【误区警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辛亥革命推翻的是君主专制或者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秦朝开始,到公元1912年宣统帝退位止,封建帝制共经历了2 000多年。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与封建制度 易错误区 我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结束的标志 (1)君主专制制度是以君主专制、独裁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政治制度。在我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是以辛亥革命中清帝退位为标志的。 (2)封建制度则是一个综合性的政治概念,它不仅包括封建的政治制度,还包括封建的经济制度、封建的土地制度以及封建思想、文化等。封建制度的终结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土地改革的完成为标志的。 辛亥革命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1 2 革命有着正确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 3 革命有一定的群众基础——得到了广大民众的支持 4 革命党人坚持不懈的努力 5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探究研讨 回顾旧知 1. 兴中会创立的时间、地点、宗旨和号召? 2.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条件、目的、时间、地点、参 加人员、内容、性质和作用? 3. 三民主义的提出者?在哪个报刊中提出的? 4. 三民主义的内容和影响? 19世纪末,面对当时的民族危机,下层贫苦民众开展了义和团运动,而处在社会上层的民族资产阶级中的维新派也于1898年进行了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革新运动——戊戌变法,但是,贫苦民众和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机的努力最后都失败了。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戊戌变法,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矛盾已经集中表现在了反对腐朽的清朝政府统治的斗争,而斗争的最高潮就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所领导的辛亥革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9课 辛亥革命 左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展现武昌起义情节的纪念性浮雕。作为国家级的纪念碑为何选择武昌起义这一历史事件呢?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什么样的历史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9课——辛亥革命,去感受那段火红的革命时期…… 情 境 导 入 导学提纲: 革命志士的奋斗包括哪些武装起义(起义名称、时间、 领导人、地点、结果、地位和影响)? 2. 武昌起义的谋划、主要力量、时间、经过、结果? 3.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新 课 讲 授 同盟会成立后,推动并领导了一些武装起义,加快了革命在全国的发展,使清政府的统治基础更加动摇。 萍浏醴起义 浙皖起义 镇南关起义 黄花岗起义 1.萍浏醴起义 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 半壁东西三楚雄, 刘郎死去霸图空。 尚余遗业艰难甚, 谁与斯人慷慨同。 —— 孙中山赋诗深切哀悼 刘道一(1884-1906年) 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时 间: 领导人: 结 果: 1906年 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地 位: 地 点: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影 响: 2.安庆起义 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1907年夏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