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Internet2.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Internet2

科研活动管理的信息化 科研活动管理的信息化是中科院科研信息化工作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带有科研活动特殊性的电子政务 ARP (Academia Resource Planning) 在科研活动管理中综合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思想 主要任务 基础设施建设:中国科学院网CASNET升级改造 超级计算环境与应用 科学数据及其应用系统 智能化科技社区网络试点 支撑体系建设:建立信息化标准体系 建立信息化安全体系 信息化人才培养体系 应用系统建设:①视频会议系统;②远程教育系统; ③中国科普博览;④中国科学院主页; ⑤院电子政务系统;⑥院管理信息系统; ?高技术产业化信息系统;?院士科学思想库; ?文献情报信息系统。 院“十五”信息化发展的框架(示意) (1)形成高速网络环境 大力提高国内网络主干的带宽和国际出口带宽,计划在2-3年的时间内,城市间的网络将主要采用光纤信道辅以少量卫星信道,通达12个分院的信道带宽将提升到1G的光缆互联。国际出口信道带宽将提升到200M或更高。 卫星通讯 光通讯/DWDM + (2)形成高性能超级计算环境 为支持大型科学计算和大规模数据存储与处理的需要,中国科学院 “十五”期间计划在北京正式建立“中国科学院超级计算中心”,形成具有2-3万亿次计算能力,100TB海量存储空间和多媒体处理能力的运行环境,并建立一支承担系统维护、运行和服务的技术队伍。 曙光高性能计算机 (3)形成大规模科学数据中心 (1)继续加强科学数据资源的采集和积累,专业子库数量达到300个,总数据量达到10-15TB;启动数字标本馆群建设工程。 (2)制定科学数据库的标准规范,保证入库数据的正确性和准确性; (3)开发科学数据库的应用支撑平台,提供统一、实用、友好的用户服务界面; (5)建立以北京为中心的科学数据中心。 图片来自科学数据库应用项目“科普博览”网上“大峡谷”博物馆 (4)建设远程教育和视频会议系统 远程教育系统的建设任务包括:多媒体教学环境设施、广播及双向传输网络平台、课件资源体系、支撑软件系统。 视频会议系统将建设会议中心、控制中心及110余个分会场,支持各类政务会议、学术会议的召开,提高工作效率,建立新型政务工作模式。 (5)建设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系统和ARP系统 以院办公厅为中心节点,连接分院和研究所办公系统,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系统的建设任务包括:建立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政务信息系统体系结构,制定电子政务系统的指标体系,在保障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开发电子政务系统的信息资源,实现政务信息的网上采集、交换、分类、加工、处理和发布;建设满足政务信息化需求的系统平台,建立政务信息应用的网上办公室,形成网上协同工作环境。 中国科学院电子政务系统平台结构 中国科学院ARP系统体系结构 院“十五”信息化建设投资安排建议及计划 2001年8月,院“十五” 信息化建设正式立项,投入经费3.5亿元 2001年第三季度完成规划项目的分解和立项 2001年第四季度开始全面实施工作 高速网络环境建设 科学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 中国科普博览 院管理信息系统 …… e-Science ARP 科学研究活动的信息化:e-Science 科研活动管理的信息化:ARP e-Science + ARP ? 数字化科学院:Digital CAS 结语 科学研究的信息化(e-Science)将改变人们从事科学研究的方式和方法,为科研人员提供一个信息化的科学研究环境,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并有力地推动社会的信息化与进步。 中国科学院正在建设以e-Science为核心的新型科研环境与支撑平台,为知识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为国家科技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谢 谢 ! 中国科学院的e-Science 及其“十五”信息化建设 阎保平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主任 中国科学院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 主任 2002年8月21日 上海 提纲 科学研究的信息化: e-Science 中国科学院的科研信息化(e-Science) 中国科学院的“十五”信息化建设 科学研究推动人类的发展 传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局限 封闭性 交流不够 重复劳动 缺乏模拟、仿真的手段 科研周期长、成本高 一些实验是不可能的 现代科学研究的巨大挑战 科学研究问题空前复杂化 科学研究对象不是简单孤立系统,而是涵盖更大的范围,跨学科 科研信息、数据的实时获取与处理,仿真与大规模计算成为分析、发现和预测的主要手段之一 科学家之间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