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大故事明清近世-吴羊璧著.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明 朝 元末,处处有人起义造反,朱元璋是其 中一 路 ,后来荡平诸雄 ,建立 明朝 。朱元璋是在刘邦 之后又一个以平民身份做了皇帝的人。 做 了皇帝,第一要务是保皇位 ,朱家保天下 的手段是发展特务统治,又特别宠信宦官。 明朝也有 比较安定的年月,经济发展,资本 主义经济开始萌芽。 第 2 页 第 3 页 朱元璋 的皇 帝路 朱元璋少年时,曾因家境贫困,入皇觉寺为僧, 云游 四海三年 。 正遇到处造反起义 ,有了 江湖经验 的朱元璋加 入 了造反 队伍 ,踏踏实实,发展 自己的力量 。 石 人 一 只 眼 中国历代大起义,都 由一个不平凡的小故事开头,这个小故 事往往神奇,触动人心,因而迅速流传,成为最好的宣传动力。 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传说夜里狐鸣,鱼肚里 出现 帛书,都说陈 胜将做王;刘邦起事,以斩 白蛇作为一个动人 的起点;张角则宣 传上天 的 旨意:“苍天 已死 ,黄天当立 ”,组织黄 巾起义 。 在古代,如何触动人心,使人们主动地把新奇的消息一个传 给一个,是最好 的宣传方式。 公元 年(元顺帝至正十年 ),河南、河北忽然流传一则 不大令人 明白的童谣:“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那时元朝 已经极度腐朽,天下处处想造反。童谣说 “天下 反 ”,暗合人心 。但是“石人一只眼 ”是什么意思 ?这童谣神秘而 令人惊奇,成为催促它广泛流传的动力。 次年,公元 年,元顺帝下令开黄河故道,在长达二百八 第 4 页 十里 的故道上,征集 了十三路 民众十五万(一说二十 多万 ),还有 戍军两万,投入这艰苦的工程 。总治河防使为贾鲁,并由高层军 政人员中书右丞玉枢呼尔图哈、同知枢密院事哈斯指挥军队督 促 。古时这一类的大规模工程,总是以巨大的压力,强迫大量民 夫去完成。 这种场合 ,正如聚集了干柴 ,一点就燃起火。 掘 着 ,掘 着 。民工们 深深 地掘 下去 ,一段 段地 掘 出河 道 。忽 然 ,人们在地深处掘 出一个石人 ,令人惊奇的是 ,石人只有一 只眼! 一 只眼的石人,形象令人惊奇,而且又使童谣 那莫名其 妙的句子忽然有了下落,登时事情就传开了。据说,石人背上还 刻有两句:“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 出天下反 。”(《续资治通鉴》 注引 《草木子》)又据说这是韩山童预埋的。另外,《庚 申外史》也 记,濮州有童谣 : “挖了石佛眼,当时木子反 。”木子合起来是 “李 ”,则 呼应 芝麻李 。韩 山童、芝麻李 ,都是 当时 的起义领袖 。 当时的局面是:处处起义。 “天下反 ”的形势 无论如何,这个形象怪异 的石人起 了推动 的作用 ,原来就想 造反的人,都加速加入造反的行列。 《续资治通鉴》卷二百十记那前后起义的,就有: 颍州妖人刘福通为乱 ,以红 巾为号 ,陷颍州 ……福 通 ……复鼓妖 言 ,谓(韩 )山童 实宋 徽宗 八世 孙 ,当为 中 国 王…… 李 二 ,号 芝麻 李 。以岁饥 ,其 家惟 有 芝麻 一仓 ,尽 以济 第 5 页 人,故得此名……芝麻李与其社长赵君用谋……共得八人, 歃血而盟 。是夕 ,伪为挑河夫 ,仓皇投徐州城宿 。四人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请先注册登录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