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音与宋调—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课件.pptVIP

唐音与宋调—中国诗歌发展的高峰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白体”诗人主要有李昉、徐铉、王禹僻等,尤以王禹僻为其突出代表。所谓“白体”,是指效慕白居易诗而形成的平易浅切诗风及酬答唱和之风。 王禹僻(954~1001) 王禹僻早年即喜欢白居易诗,“迩来游宦五六年,吴山越水供新编,还同白傅苏杭日,歌诗落笔人争传。”(《酬安秘丞见赠长歌》) 王禹僻中进士之后,写作了大量的酬唱之诗,效仿白居易“长庆体”唱和诗的写作技巧已经相当熟练。 王禹僻有着与白居易颇为类似的经历与生活体验。 王禹僻诗的语言平易浅切,深得白诗风神,从不追求辞藻的华美、形式的雕琢,而是像白居易诗那样平易质朴。 * 王禹僻在其中年也同样遭到了贬谪,被斥逐商山,其诗歌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但其变化的轨迹却与白居易形成了逆向运动。 《感流亡》、《乌啄疮驴诗》、《对雪示嘉祜》 王禹僻的诗,并非仅是杜、白诗风的复映,在某种意义上,他已经初露“宋调”的先声,他的一些古体诗作,已有“以文为诗”的倾向。 如:“未行吾志吾戚戚,对酒不饮抑有由,斯言不敢向人道,语尔小子为贻谋。”((《对雪示嘉枯》) “总驱节奏在术内,歌舞之人无我欺,所以唐相牛僧孺,为文命之为乐句。”(《拍板谣》) 都可以看出明显的“以文为诗”的趋势,所以清人吴之振在《宋诗钞》中评价王禹僻是开宋诗风气的人物。 * 李昉(925—996) 为太宗时名臣,三入翰林,两度拜相,地位显赫,诗名远播。 吴处厚在《青箱杂记》中指出:“防诗务浅切,效白乐天体。” 他在自己序《二李唱和集》中说:“昔乐天、梦得有《刘白唱和集扩流布海内,为不朽之盛事,今之此诗,安知异日不之传写乎?” 徐铉(917-992) * 2、在宋初诗坛,晚唐体诗人也是颇活跃的一个支派,这派诗人主要有林逋、潘阆、寇准、魏野、鲁三交及九僧等。 这派诗人的身分除寇准为达官外,大都是在野的文士和云游四方的僧人。遁迹山林,盘桓云水,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而对功名的淡薄,则是晚唐诗人中较为普遍的心态。因而,晚唐诗人的题材,多是山水景物的刻画、闲静生活的描写;在诗的形式上,以五律为主,七律较少,古体更少。 晚唐诗人意欲改变白体末流那种过于浅俗的诗风,捕捉山水物象而加意锻炼,却又迥然不同于西昆体那种轻白描而重用事的写法。 明代诗论家杨慎评晚唐体说:“又忌用事,谓之‘点鬼簿’,惟搜眼前景而深刻思之,所谓‘吟成五个字,捻断数茎须’也。”(《升庵诗话》卷十一) * 晚唐诗坛的创作情况是颇为复杂的,既有“温李新声”的艳冶精丽,也有皮日休、陆龟蒙等人的写实诗风,而对宋代诗坛影响最广的,却是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清奇僻苦诗风。 宋季“四灵”等人是专学晚唐贾岛、姚合诗风的。 晚唐体诗人写景咏物细致工巧,风格幽静清丽,但其所咏景物局于细部,诗境较小。 晚唐体诗人中影响最大的首推林逋(967-1028)。 “梅妻鹤子”。《山园小梅》等咏梅诗、《孤山雪中写望》、《宿洞霄宫》等等 魏野 潘阆 * 3、西昆体,盛行于宋初六十余年的最后阶段,比白体、晚唐体的流行稍后一点时间。其形成以《西昆酬唱集》为标志。 欧阳修在《六一诗话》:“自杨、刘唱和《西昆集》行,后进学者争效之,风雅一变,谓之‘昆体’。” 《西昆酬唱集》共收杨亿、刘筠、钱惟演、李宗谔、陈越、李维、丁谓等十七人相互酬唱的五七言律诗二百五十首。由他们的唱酬诗集进而形成诗派,其代表人物是杨亿、刘筠、钱惟演。 西昆体作诗,以李商隐诗为圭臬,典雅深微,尤以用事为务,形成了与白体、晚唐体都迥然不同的诗风,而西昆体的始作俑者,其初衷也是怀着改变长期流行于诗坛的白体末流的浅俗平易之风。 《蔡宽夫诗话》说:“宋初沿袭五代之余,士大夫皆宗白乐天诗,故王黄州主盟一时。祥符、天禧之间,杨文公、刘中山、钱国公专喜李义山,故昆体之作,翕然一变。” * 西昆体这些唱酬诗,多有其优游岁月、富贵意态的描摹,映现出身居高位的文人心态。从艺术上看,藻饰辞章,雕琢字句,含蓄深婉,形成典丽华艳之风,确乎是西昆体的特征,而且往往表现为对义山诗的刻意摹仿。 在西昆集的很多篇什中,几乎句句用典,颇招人们的诟病。 石介:“穷妍极态,缀风月,弄花草,淫巧侈丽,浮华纂组,刑锼圣人之经,破碎圣人之言,离析圣人之意,蠹伤圣人之道。”(《怪说》) 然而,西昆派诗人并非一味地“风花雪月”,他们也多有对国事的忧念,对朝政的讥评。他们往往把这些内容深蕴于故实之中,加以深微的表现。 如刘筠、杨亿的“萤”诗;杨亿、刘筠等人的《汉武》诗;杨亿、钱惟演的《明皇》诗。 * 第三节 苏、黄与江西诗派 一、苏黄的开创性贡献 苏轼的存在,是宋代文化丰富意蕴的表征。作为诗人,苏轼的诗歌创作,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境界,将已经逐步形成的宋诗特征推向峰巅。 * 苏诗不惟篇帙众多,留下了三千余首令人瞩目的诗篇,而且从整体上使宋诗得到了升华,在抬升宋诗的整体审美评价上立下了

文档评论(0)

liuxiaoyu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