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际货币制度的演进与现行汇率制度
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與現行匯率制度 第一組 9834019 許艷茹 9834020 衛書琳 9834021 杜佩儒 9834023 味宜廷 9834024 王依婕 * 一、國際貨幣制度 * 9834020 衛書琳 1.國際貨幣制度 由國際收支編制的架構,調節資本的移動與貨幣 匯率的決定。 2.國際貨幣制度的演進 ◎ 複 本 位 制 :1875年之前 ◎ 古典金本位制 :1875~1914 ◎ 二次大戰期間 :1915~1944 ◎布列敦森林制度:1945~1972 ◎ 浮動匯率機制 :1973~現在 * 複本位制:1875年之前 金銀被用來當做國際收支的媒介,而貨幣間的匯率 則是由其金銀的含量來決定。 特徵: a.通過法律,以一定成色、重量、形式的金和銀作為價格標準或貨幣單位。 b.金幣和銀幣均有法定的無限清償能力。 c.金幣和銀幣均可以自由鑄造、自由熔毀和自由輸出入。 d.金銀兩種鑄幣可以自由兌換,其他通貨也可任意兌換成金幣或銀幣。 * 優點: a.造幣材料豐富,貨幣的供給不虞短缺。 b.可因應大、小額交易的需要。 c.貨幣價值比單本位制時穩定。 缺點: 葛萊辛法則(Gresham’s Law)-價值較低的劣幣驅逐 價值較高的良幣的現象。 * 金本位制(gold standard):於1821年在英國建立,當時英格蘭銀行的票據可完全兌換黃金。 若符合以下三點,就可稱存在國際金本位制: a.只有黃金確保擁有無限制鑄幣權。 b.黃金與該國貨幣的兌換存在穩定雙向的轉換比率。 c.黃金在國內外皆可自由輸出入。 古典金本位制:1875~1914 * 優點: a.兩國貨幣的匯率決定於其黃金的含量。 b.未結盟的匯率將會隨著黃金的跨國流動而自動修正。 c.國際收支的失衡也將會自動修正。 缺點: a.因新鑄造的金幣供給受到限制,世界經濟可能面臨通 貨緊縮的壓力。 b.若政治上必要性所追求的國家目標與維持金本位制的 目標不一致,它會廢止該制度。 * 二次大戰期間:1915~1944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古典金本位制度終止。 主要國家開始從戰爭中復甦,為了穩定其經濟,試圖恢復金本位制度。 1920年代後期,大部分的主要國家優先穩定國內經濟並有系統地執行黃金的沖銷政策。 古典金本位制因經濟大蕭條與伴隨而來的金融風暴徹底崩潰,而紙幣本位制度形成。 * 布列敦森林制度:1945~1972 1944年7月,44國的代表齊聚在新罕布夏州的布列敦森林城鎮,協商制定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構成了布列敦森林制度的核心。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於1945年設立,主要是具體訂定有關國際貨幣政策架構的法則。 國際重建開發銀行:又稱世界銀行,是各國代表創造出的姊妹機構,主要負責融通戰後重建專案。 * 布列敦森林制度之重點: a.在布列敦森林制度下每個國家須將貨幣面值釘住美元,且每一盎斯黃金訂為35美元。 b.美元是唯一可完全兌換黃金的貨幣。 c.此制度可以說是以美元為基礎的金本匯制 * 優點: a.可節省黃金。 b.外匯存底抵銷了受世界貨幣黃金存量限制的通貨緊縮影響。 c.各國可從持有的外匯賺取利息。 d.可以省下跨國間交易黃金的相關交易成本。 缺點: 在金匯制度下,儲備貨幣國家應該管理收支赤字以供應準備金,若赤字太大且持久,將會引發一場對儲備貨幣的信心危機,因而造成制度的瓦解,此困境稱為崔芬矛盾。 * 1950年代末期,美國開始遭遇貿易赤字,持續到1960年代。其補救重心在於: a.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保護美元措施。 b.由國際貨幣基金會創力的新準備貨幣,也就是 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s, SDRs)。 * 1971年史密松寧協定: a.將兌換黃金價格調漲為1盎司黃金兌換38美元。 b.重訂各國貨幣兌換美元的價格且上升至10%。 c.匯率波動區間從1%放寬為可以在面值匯率上下2.25%範圍內波動。 史密松寧協議實行一年多後再次遭到抨擊。明顯地, 美元的貶值不足以穩定情況。1973年3月,歐洲與日 本允許貨幣採浮動,導致布列敦森林制度衰敗。 * 浮動匯率機制:1973~現在 1976年國際基金組織的會員國在牙買加會面,並同意一套新的國際貨幣制度規則。 牙買加協定: a.宣告的浮動匯率制度被IMF成員國所接受,且允許各國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以消除不當的波動。 b.黃金正式廢止,不再是國際準備資產。 c.非石油輸出國與低度開發國家將獲得更多國際貨幣基金會提供的資金。 * 五大工業國的領袖達成廣場協議,宣佈各國對美元升值有利於解決美國貿易赤字問題。 當美元不斷貶值,為了解決匯率波動與其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