褶皱构造对寨上金矿区矿体的控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1卷 第2期 Vol.21 No.2 2013年4月 GoldScienceandTechnology April.,2013 褶皱构造对寨上金矿区矿体的控制 1 2 1 赵文川,肖振,侯红星 1.武警黄金部队第二总队,河北 廊坊 065000 ; 2. 中国黄金集团公司,北京 100011 摘 要:断裂是寨上金矿区的赋矿构造,但其形成和形态受褶皱的控制 ,褶皱对成矿物质的迁移和富集具有内在的控制作 用。根 据区域构造格架及矿区脉体分布特征,将矿区控矿构造 系统划分为 4 级。通过重点分析矿区控矿主体构造,即纳纳牧场背斜对矿 体的控制作用,得出矿区 已知脉体的产状明显受到褶皱的控制 ,由于岩性组合不同造成在褶皱 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构造形式,褶 皱控制 了矿区的矿化程度。基于此认识 ,认为褶皱北翼具有较大找矿潜力,褶皱核部 的南矿带脉体浅部具有一定的工作价值 ,而 褶皱 南翼则不具备成矿条件。 关键词:褶皱构造;控制;寨上金矿 ;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518(2013)02-0008-05 引用格式:赵文川,肖振,侯红星.褶皱构造对寨上金矿区矿体的控制[J ].黄金科学技术 ,2013 ,21(2):8-12. 寨上金矿区位于甘肃省岷县,地理坐标范围为: 岩和花岗闪长岩。 104°09′00″~ 104°27′00″E ,34°27′00″~34°36′00″N ,区 2 矿区地质特征 内交通较为便利,距212 国道约15 km,距宝兰铁路 线陇西站140 km,距兰州300 km。本区处于岷(县) 研究区出露地层主要为泥盆系和二叠系,缺失 [1-3] —礼(县)成矿带的西部 ,带上分布有岷县鹿儿坝 志留系及以前的地层,没有出露古老的结晶基底,古 [4] 金矿和礼县李坝金矿 等较多金矿床,矿区的金矿物 生界为各类海相地层,中新生界为陆相地层。区内表 质具有多源多期次的特点,系岩浆热液与大气降水 现出的沉积建造和岩石学等特征是对本区大地构造 [5] 相互作用的产物 。至2012 年底,区内已圈定30 个 演化的响应。整个矿区位于国营牛场背斜(图2),该 工业金矿体,金资源量(333)+ (334)已超过100 t[6] 。 构造位于岷县北东禾驮乡卓落—纳纳牧场—岷县牛 但是目前该区基础研究还较为薄弱,特别对矿区的 场一带,褶皱轴面总体近直立,呈NWW 走向。褶皱 控矿构造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分析褶皱构造对寨上 东段为正常的褶皱形态,西段为倒转褶皱,两翼地层 金矿的控制作用,分析该区找矿潜力,为下一步工作 均倾向N ,北翼倾角10~45° ,南翼倾角60~90° ,局部 提供参考。 [8] 反倾 。褶皱核部地层为中泥盆统碳质板岩和砂岩 类,局部有碳酸盐岩类,两翼地层为下二叠统砂岩和 1 区域地质概况 板岩。褶皱内发育有较多的次级褶皱和小揉皱。该褶 寨上金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朝准地台(Ⅰ) 皱与寨上金矿成矿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控矿构造。 秦岭— 昆仑纬向构造体系(Ⅱ)临潭—天水褶皱带 [7] 3 矿区控矿构造系统划分 (Ⅲ)红崖—马坞镇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