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磁共振相关基本知识
魏森
常规序列:
T1加权成像(T1WI):解剖序列
T2加权成像(T2WI):病变序列
反转序列:
液体反转恢复序列(FLAIR):压水序列
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STIR):压脂序列
功能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DWI):中风序列
灌注加权成像(PWI)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
弥散张量成像(DTI)
磁共振波谱(MRS)
3
常规头部MR序列
T1W-信噪比高,灰白质对比强,对解剖结构的显示好
T2W FSE(TSE)-常规T2像,用于一般病变的检出,如梗塞灶、肿瘤等
T2W Flair-水抑制技术,显示被CSF高信号掩盖的脑和脊髓的稍高或高信号病
DWI-EPI -是目前惟一能检测活体组织内水分子扩散运动的无创性方法。b值(扩散敏感梯度场参数)一般选择1000 s/mm2。主要用于超急性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4
几种组织或成分的MR信号特点
水:自由水,如脑脊液、囊肿内囊液,长T1长T2信号
血流:信号较复杂
取决于血流形式、方向、速度、脉冲序列及成像参数等
动脉因其血流速度快,造成流空效应,常显示为无信号,而静脉血流较慢,常显示为高信号。
出血:信号较复杂
其信号演变有一定的规律,主要与出血后时间及MR设备场强高低有关
例如脑内血肿亚急性期,RBC完全溶解,血肿内以正铁血红蛋白为主,在T1WI及T2WI上均表现为高信号
3、脑实质MRI信号异常
T1WI
T2WI
常见疾病
低信号
高信号
脑肿瘤、脑梗死、软化灶、脱髓鞘病变、脑炎 、脑脓肿、脑积水、脑水肿等
低信号
低信号
动脉瘤、烟雾病等血管性病变
钙化、骨化、纤维化等
高信号
高信号
亚急性脑出血、瘤卒中、脂肪类肿瘤等
高信号
低信号
亚急性早期出血、黑色素瘤、瘤卒中、少数钙化
混杂信号
混杂信号
动、静脉的湍流现象,AVM并血栓形成,肿瘤合并出血/坏死/囊变/钙化
黑、白灰度对比:X光片、CT均以密度高低为特征
MR图象是以信号高低/强弱为特征
水: 长T1(黑)、长T2(白)
脂肪:短T1(白)、短T2(暗灰)
肌肉:长T1(黑)、短T2(黑)
骨皮质、完全性的钙化: 黑 (无信号)
血 流: 流空信号(黑 )
大多数肿瘤:长T1、长T2
黑色素瘤:短T1、短T2
大脑基本解剖结构(T1WI)
■
断层横切面示意图一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一图解
1、硬脑膜
2、头皮,皮下组织
3、额上回
4、蛛网膜下腔
5、大脑镰
6、上矢状窦
7、顶上小叶
8、头皮,表皮
9、顶骨
10、骨膜
11、上矢状窦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二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二图解
1、头皮
2、颅盖
3、硬膜
4、中央前回
5、中央沟
6、中央后回
7、蛛网膜下腔
8、边缘沟
9、大脑镰
10、顶上小叶
11、中央后回
12、中央沟
13、中央前回
14、额上沟
15、额上回
16、上矢状窦
Zongmiao.2004-11-20
功能区核磁分布(图二)
绿色:第一体感接受皮质 浅天蓝:第二运动区
紫色:第二体感接受皮质 土黄色:第三运动皮质
蓝色:第一运动皮质 深红色:运动书写中枢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三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三图解
1、额上沟
2、额中回
3、脑膜中动脉
4、蛛网膜下腔
5、中央沟
6、大脑镰
7、上矢状窦
8、帽状腱膜
9、边缘沟
10、中央后沟
11、中央沟
12、中央后回
13、颞浅动脉
14、中央前回
15、冠状缝
16、额上沟
17、额上回
18、上矢状窦
Zongmiao.2004-11-20
功能区核磁分布(图三)
绿色:第一体感接受皮质 浅天蓝:第二运动区
紫色:第二体感接受皮质 土黄色:第三运动皮质
蓝色:第一运动皮质 深红色:运动书写中枢
Zongmiao.2004-11-20
断层示意图四
Zongmiao.2004-11-20
)
断层示意图四
1、额上沟
2、额中回
3、板障静脉
4、中央前沟
5、半卵园中心
6、中央前回
7、中央后回
8、顶枕沟
9、楔前回
10、顶下小叶
11、中央后沟
12、中央后回
13、中央沟
14、中央前回
15、中央前沟
16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