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變 南北朝樂府 1.兵亂頻仍,百姓不堪其苦,將悲歡離合、生離死別發於詩歌,故民間樂府特別發達。 2.文人仿作的樂府詩,大多只是襲用舊題,並不入樂。 3.入樂的樂府民歌,南北有異:(1)南朝以清商曲為主,北朝以鼓吹曲為主。(2)南朝婉轉柔美,北朝樸質雄渾。 4.名篇:南朝〈子夜歌〉、 〈長干曲〉 ; 北朝〈木蘭辭〉 、 〈敕勒歌〉 。 〈子夜歌〉 始欲識郎時,兩心望如一。理絲入殘機,何悟不成匹!誰能思不歌?誰能饑不食?日冥當戶倚,惆悵底不憶?氣清明月朗,夜與君共嬉。郎歌妙意曲,儂亦吐芳詞。夜長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聞歡喚聲,虛應空中諾。我念歡的的,子行由豫情。霧露隱芙蓉,見蓮不分明。 儂作北辰星,千年無轉移。歡行白日心,朝東暮還西。憐歡好情懷,移居作鄉里。桐樹生門前,出入見梧子。 長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搖。 妾家揚子住,便弄廣陵潮。 木蘭辭1 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願爲市鞍馬,從此替爺徵。 木蘭辭2 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旦辭爺孃去,暮宿黃河邊,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旦辭黃河去,暮至黑山頭,不聞爺孃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木蘭辭3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可汗問所欲,木蘭不用尚書郎,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爺孃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牀,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雲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火伴,火伴皆驚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 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雙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敕勒歌〉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廬,籠罩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流變 新樂府 1.形成於初唐,確立於白居易、元稹所推動的「新樂府 運動」。 2.元白所提倡的「新樂府詩」,主張「感於哀樂,緣事而發 」,內容以歌詠生民之痛苦為主,旨在反映現實。 3.特色: (1)不沿用樂府古題,自創新題 (2)敘事為主,反映現實 (3)不入樂 唐?新樂府?白居易〈賣炭翁〉 賣炭翁,伐薪燒炭南山中。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鬢蒼蒼十指黑。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夜來城外一尺雪,曉駕炭車輾冰轍。牛困人飢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翩翩兩騎來是誰?黃衣使者白衫兒。手把文書口稱敕,回車叱牛牽向北。一車炭,千餘斤,宮使驅將惜不得。半匹紅紗一丈綾,繫向牛頭充炭直 * 在敕勒族大草原上,在巍峨的陰山腳下,藍天好似大氈帳,籠罩遮蓋茫茫四野。天湛藍湛藍,碧野茫茫無際,風兒吹過青草低伏牛羊浮現。 * 有個賣炭的老翁,在南山裡砍柴燒炭維生。他滿臉的塵土灰燼,容色有如被煙燻火烤,兩鬢斑白,十根手指烏黑。賣炭得到了錢用於何途呢?化為身上穿的衣服和口裡吃的食物。可憐他身上穿的衣服單薄,而心裡憂煩炭價低賤,但願天氣更冷。半夜城外積了一尺厚的雪,到了早上,老翁駕著炭車軋壓冰凍的輪痕。牛累人餓的,太陽已經升得老高,老翁便在市集南門外的泥濘中歇息。輕快的兩匹馬兒來了,馬上的人是誰?是穿著黃衣的太監和穿著白衣服的差役。他們手裡拿著公文,口中說著皇帝的命令,然後迴轉車子,呼喚老翁趕牛拉往北方。一車子的炭,重有一千多斤,宮裡來的使者們硬要拉走,老翁可惜不捨,卻也沒有辦法。使者們將半匹紅綃和一丈綾,繫在牛頭上,充作炭的價錢。 “ ” “ ” 樂府詩 目次 起源 內容 形式 種類 影響 流變 作品 名稱由來 「樂府」本為官署之名。「樂府」一官秦時已有之,掌國家祭典樂制。 漢武帝時加以更張,主要職掌在於採集民間歌謠,用以被管絃以入樂。其中李延年的〈佳人歌〉最為著名。 後人乃將樂府採集的詩歌稱之為「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作者 多民間作品,作者大多佚名,少數為士大夫作品。 內容 1.多為敘事詩。 2.風格樸實自然,詞采俚俗。 3.屬合樂的詩歌。 風格 樸實自然,詞采俚俗,具有( 寫實 )精神。 形式 多為配樂的歌辭,可歌可誦。 常見以歌、行、弄、吟、唱、辭、謠、怨等字為題目 如〈長恨歌〉、 〈飲馬長城窟行〉 、 〈琵琶行〉 、 〈短歌行〉 、 〈遊子吟〉。 平仄不限,每個字的平仄不須協調。 用韻平仄皆可,可換韻,偶數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 早期多長短句,少數整齊,後多以五、七言為主。。字數、句數不限制。 不須對仗。 多入樂,可歌可誦。 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 北宋郭茂倩編《樂府詩集》(樂府詩集之祖) 總括歷代樂府,上起唐虞,下迄五代,分樂府為十二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质量控制计划-INSPECTION-AND-TEST-PLAN(ITP).xls VIP
- 数字信号处理(姚天任江太辉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VIP
-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天那水.doc VIP
- 电子电气装配(商飞) 电子电气装配(商飞) 电气代码.pptx VIP
- TCMEA2-2018道路塌陷隐患雷达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第5课 走近科学家 第3课时(课件)2025-2026学年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统编版.pptx VIP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doc VIP
- 机器设备评估常用数据与参数.docx
- 2025年重庆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x
- 《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复习试题有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