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球黄金资源储量分佈统计结果(世界总储量: 45,000 吨) 全球铜矿储量分佈统计结果 (世界总储量: 1.4 亿吨)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2)非金属矿产 非金属矿产按工业用途分 (1)冶金辅助原料: 萤石、菱镁矿、耐火粘土、白云岩和石灰岩等; (2)化学工业及化肥工业原料:磷灰石、磷块岩、黄铁矿、钾盐、岩盐、明矾石、石灰岩等; (3)工业制造业原料: 石墨、金刚石、云母、石棉、重晶石、刚玉等; (4)压电及光学原料: 压电石英、光学石英、冰洲石和萤石等; (5)陶瓷及玻璃工业原料: 长石、石英砂、石英岩、高岭土和粘土等; (6)建筑材料及水泥原料:砂石、浮石、白垩、石灰岩、大理岩、石膏、花岗岩、珍珠岩等; (7)宝石及工艺美术材料:硬玉、软玉、刚玉、玛瑙、水晶、石榴子石、绿松石、琥珀、叶蜡石、蛇纹石、孔雀石、电气石、绿柱石、橄榄石等。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非金属矿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一种矿产,石器时代 的石刀石斧、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等都充分说明这一点。按分类可看出非金属矿产用途很广。实际上,现在人类对非金属矿产的需要量已远远超过同期对金属矿产的需要量。 非金属矿产具有与金属矿产不同的特点,表现为: ①组成非金属矿产的主要元素O、Si 、Al、Fe、Ca、Na、K、Mg等克拉克值高,故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 ②利用方式多,除少数矿种用来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化合物外,大多数矿种可直接利用某些矿物、矿物集合体和岩石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特性; ③可一矿多用,如膨润土、高岭土等粘土矿物既可作耐火材料和陶瓷原料,又可作填充料、涂料等;石灰岩可依据其不同性能用作电石、水泥、化工、熔剂、建材等原料。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3)可燃有机矿产 煤、石油、天然气、油页岩,铀、钍、地热 2、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特点 (1)成矿地质条件多样,矿产资源比较齐全 (2)有的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但有的却严重不足 (3)一部分重要矿种富矿少,贫矿多 (4)伴生矿多 (5)矿产分布极不均衡,有不少重要矿户位于边远地区 (6)许多矿产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五、矿床学百年回顾与发展趋势 1、百年来矿床学取得的重要进展,包括:①矿床成因分类的建立;②层控矿床研究;③板块构造与区域成矿;④矿床模型研究;⑤区域成矿学研究;⑥超大型矿床研究;⑦海洋现代热液成矿作用的发现;⑧成矿年代研究等。 (1)矿床成因研究及矿床成因分类 美国地质学家W. 林格仑的《矿床学》(1907,1922,1933)和所提出的矿床分类表影响较大。他共划分出岩浆、岩石、水体中的3类17种矿床类型。这代表了当时的矿床学研究水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被广泛应用的内生、外生、变质三大类成矿作用的分类体系。 我国的地质学家谢家荣于1963年提出了按矿质的地幔、地壳、地表等不同来源划分矿床类型的方案,对矿床成因研究有促进作用。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2)层控矿床研究 矿床产出受一定地层层位控制的思想由来以久,在1930年,德国的毛赫指出德国巴伐利亚一带的变质多金属矿床乃受地层控制,并在50年代提出“层控”的概念。1976—1983年,乌尔夫主编的《层控矿床和层状矿床》14卷本的问世,标志着层控矿床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达到了高潮。 60年代初,我国的孟宪民等认识到中国许多矿床具有区域性层位分布特征,强调“同生矿床”的重要意义。其后,涂光炽、朱上庆等运用同位素地球化学、矿物流体包裹体以及微量元素特征等方法,对层控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出版了《中国层控矿床地球化学》、《层控矿床地质学》等专著,推动了中国对层控矿床的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绪论 矿床学 (Ore Deposit Geology) (3)板块构造与区域成矿 曾被誉为地质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