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规划设计探讨

PAGE 282 生态环境 第13卷第2期(2004年5月) 汤惠君: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问题的探讨 PAGE 283 生态环境 2004, 13(2): 281-283, 292 Ecology and Environment E-mail: editor@ 基金项目:广州市环境保护局基金项目(200394) 作者简介:汤惠君(1960-),女,博士研究生,副教授,主要从事土地资源管理与房地产开发、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等研究。 收稿日期:200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问题的探讨 汤惠君1, 2 1.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90;2. 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北京 100083 摘要:生态住宅是我国当今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但目前的“生态住宅”很多只是炒作的时髦包装,有些问题亟待深入探索和研究。文章基于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和特征及其水环境系统技术导则的基本要点,论述了水环境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内容,并就水环境生态化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雨水收集系统、景观水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和绿地系统综合起来进行总体设计,使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艺与生态小区园林及其水景艺术相结合,建设集观赏、娱乐和污水处理于一体的景观湿地系统,是实现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生态化的理想途径。 关键词:绿色生态小区;水环境;污水处理;生态化;人工湿地 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2175(2004)02-281-04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主题。房地产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集约利用自然资源,也要求房产品及其生产过程生态化,所以,绿色生态住宅成为当今房地产投资的热点,但目前的“生态住宅”很多只是炒作的时髦包装。为了规范和指导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建设,2001年5月建设部颁布了《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1],要求绿色生态住宅在能源和水、气、声、光、热环境以及绿化、废弃物处理、建筑材料等九个系统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本文仅就小区水环境系统的生态化问题进行探讨。 1 绿色生态住宅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目前,关于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的内涵有各种不同的见解,但减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和影响,创造健康和舒适的居住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所谓生态住宅小区是指规划合理,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环境清洁、优美、健康、舒适和适用的新型住区;同时也是由自然基础设施、生态代谢设施、人工设施和人类生态服务体系,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经济和人文等过程及相互关系耦合而成的一类结构合理和功能完善的人居生态系统[2]。生态住宅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以绿色经济为基石、绿色技术做支撑、绿色环境为标志而构建的新型住宅。所以,生态住宅也常称为绿色生态住宅,但往往容易被误解为“高绿化率的住宅”。实际上生态住宅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绿化较好的住宅,生态住宅的建设是全方位的生态工程,从住宅设计、建筑、使用、到废弃的各个阶段,不仅体现保护地球环境和高效利用资源的要求,而且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及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和舒适感。它的内涵应该是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指导,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学的基本原理及科学手段,合理组织住宅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人们舒适、健康地生活的环境,并努力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降低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实现向自然索取与回报之间的平衡,使住宅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意在寻求自然、建筑和人三者之间的和谐统一[3]。健康、舒适、高效、清洁、和谐、优美并能节水、节地、节能是绿色生态住宅的基本特征。 2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要求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水环境系统由给水、排水、污水处理、中水、雨水和景观用水等子系统组成。作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水环境系统的建设目标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在室外系统中要设立排水、雨水等处理后重复利用的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小区绿化、景观、洗车、道路喷洒、公共卫生等用水应使用中水或雨水,其使用量应达到小区用水量的30%;用于水景工程的景观用水系统要进行专门设计并将其纳入中水系统一并考虑;小区的供水设施采用智能化管理,应具有远程监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