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鼓乐铿锵》
—走进打击乐器 鼓乐铿锵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五,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鼓乐铿锵》是广西版七年级音乐上册第六单元里的内容,本课题是对鼓,锣,钹,镲这些打击乐器深入的了解并掌握它们的敲击方法进行打击乐的创编,是对本单元已经学习的知识的巩固和运用.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打击乐器的敲击方法.
难点: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创编.
二、说学情
在这一课前,学生已经通过图片,文字,音响等认识了唢呐,古筝,二胡,鼓,锣,钹,镲等乐器并能听辨他们的音色.本单元教学大纲要求学生还要掌握部分打击乐器的敲击方法.本节课设计了各项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打击乐的魅力.
三,教学目标
Ⅰ,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聆听,操作等活动,加强认识并掌握打击乐 器的敲击方法.
(2)能运用打击乐器进行创编活动.
Ⅱ,过程与方法:
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审美意识,激发学生爱音乐,学音乐的情感.
教法,学法
教法(问题教学 法,EEPO学习方式)
教师(组织 引导 合作)
激-导-探-放
学法:学生(主体)
愿意学-开心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
四,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主动参与 探索新知
综合实践 学以致用
简结转新
走进打击乐
《将军令》是一首民族吹打乐,是戏曲中作为开场和摆阵等场面伴奏的曲牌音乐,民间艺人常在节日里吹奏以增加节日气氛.氛.
欣赏《将军令》回答问题:
乐曲中使用了哪些打击乐器
把结论写在学习卡上. 自主探究 四人小 组交流 成果展示 成果展现 打击乐器
看一看 敲一敲
活动一
持镲和演奏技巧与钹相同 由钹派生而来,响铜制钵形,外观与钹十分相像 镲
双手各持一面互击.有轻击,重击,磨击,扑击等手法 用响铜制成,呈圆片形,中央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 钹
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 锣体铜制,圆盘形,四周以本身边框固定 锣
用手或鼓杵敲,有单击,双击,顿击,闷击,压击,摇击和滚奏等 圆桶形的鼓身蒙上拉紧的膜 鼓
打击方法 结构 名称
2,小组发言讨论结果
1,六人小组互相交流
J:\课件\001鼓.avi
J:\课件\钹.avi
1,念法:‖: 咚咚 锵 |咚咚锵 |咚锵 咚锵 |咚咚 锵 :‖:锵 锵 |锵 锵| 咚咚 锵 ‖
鼓: ‖: ⅹⅹ 0 |ⅹ ⅹ 0 |ⅹ 0 ⅹ 0 |ⅹⅹ 0 :‖0 0 | 0 0 |ⅹⅹ 0 ‖
锣: ‖: 0 ⅹ | 0 ⅹ | ⅹⅹ ⅹⅹ | ⅹⅹ 0 :‖ⅹ ⅹ | ⅹ ⅹ | 0 ⅹ ‖
2,念法: 锵 锵 | 锵 齐| 锵 锵锵 | 锵 齐 | 锵 锵 锵 | 锵 齐 ‖
鼓: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 |ⅹⅹ ⅹⅹ |ⅹⅹⅹⅹ ⅹ ‖
锣: ⅹ ⅹ | ⅹ 0 | ⅹ ⅹⅹ | ⅹ 0 | ⅹ ⅹⅹ| ⅹ ⅹ ‖
大小钹: ⅹ ⅹ | ⅹ ⅹ | ⅹⅹ ⅹⅹ | ⅹⅹ ⅹ | ⅹ ⅹ | ⅹ ⅹ ‖
活动二
边念边敲 介绍锣鼓经 出示锣鼓经 生展示 生练习 师示范 鼓念咚 锣念锵 钹念齐 镲念嚓
J:\课件\合奏.avi
拓展创新
请同学们以六人小组,利用生活用品制做的打击乐器,给你喜欢的儿歌创编节奏.
J:\课件\两只老虎.avi
返回
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个环节 为什么
你有什么新感想
小结
五,教学反思
我认为本节课三维目标的达成得比较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知识,还发展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创新拓展中我要求学生利用生活物品为儿歌创编打击乐,让学生体会到音乐来源于生活的理念.总之在教学过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创新发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由于一节课的时间太短了,有些知识不能更深入的探讨;再者就是学生间存在着差异,导致了在创作的过程中有的小组完成得很好,有的小组不能够很好的完成.如何缩短学生间的差异,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呢 我希望能够跟各位老师进一步的探讨.谢谢大家
《高亢的西北腔》说课稿
一、说大纲
根据《大纲》要求,欣赏民歌的学习是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民歌,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祖国的热爱,并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欣赏音乐的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本课是高中《音乐鉴赏》第二单元〈多彩的民歌〉之高亢的西北腔,本单元内容旨在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民歌的不同地域风格及不同的民族风格,认识民歌中常见的一些体裁形式,进而认识我国民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中的绚丽瑰宝。
本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