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 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6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含解析).docVIP

2018届高三 语文难点突破100题难点:36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难点36 正确辨别词类活用现象 词类活用主要包括名词、形容词、动词的活用,考查频率较高的是: 1.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做状语。 2.动词的使动用法,动词活用为名词。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判断一个词语是否存在词类活用的现象,须要结合具体语境。若一个句子中没有动词,就要考虑句中某个名词或形容词是否充当了动词,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灭吴》),其中的“礼”是名词,“礼貌”的意思,在这里活用为动词,是“有礼貌地接待”的意思。修饰动词的名词常活用为状语,如上例中的“庙”,指“在庙堂上”。若句中有动词,但不是及物动词,直接翻译会导致语意不通,就要考虑其是否属于动词的使动或者意动用法,如“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其中的“舞”和“泣”是两个不及物动词,如果直接翻译为“起舞”和“哭泣”,则语意不通,因此要考虑其运用了使动用法,翻译为“使……起舞”和“使……哭泣”。而形容词和名词活用时常为意动用法,如“成以其小,劣之”(《促织》)中的“劣”为形容词,“差,不好”的意思,这里为意动用法,是“认为……不好”的意思。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沫曰:“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桓公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是桓公乃遂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选自《史记》,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2)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3)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不变,辞令如故。 【答案】(1)齐桓公和鲁庄公已经在盟坛上订立了盟约。 (2)齐桓公于是答应全部归还鲁国被侵占的土地。 (3)(曹沫)回坐到面向北的臣子的位置上,面不改色,谈吐从容如常。 活用词的翻译要注意以下4点: 1.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两种译法。(1)换词法。用现代汉语的动词去换古代汉语的名词。如“左右欲刃相如”中的“刃”译为“杀”。(2)扩充法。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节名词扩充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动词。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译为“驻军” 2.名词做状语,一般要带上“用……”或“在……”或“像……”之类的词语。 3.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意动,可译为“使……(动词)”或“以……为……”(或“认为……是……”)。 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必须在其后加上相应的名词(人或物)。 (2018届河北省定州中学高中毕业班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太原三先生传 (明)傅山 太原缙绅先生,如山所亲见,则献明王先生嘉言,虚舟钱先生文蔚,皆非近代所易有。王先生昆仲八人,先生长,诸弟称之为老大。真朴懒简,好道,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游宦二十余年,贫不任办美衣精食,然亦性不屑为此。时有宦途人所馈书仪者,诸弟遇之辄拿去,不令至老大手,遥语老大是某人馈者,我适急用,老大写报书与之,我荷去了也。老大笑而颔之曰:“荷去,荷去!”如此其常。 山生平不登宦人之堂,敬先生风,以事拜先生。先生所居大房在桥头,庭堂窗户不能得纸,风呜呜然。陈生谧言曰:过先生棋索卓子卓子残毁不稳唤小厮不来自起绕地寻支高木瓦支之定对弈。食时,中出小米饭二碗。黄咸菜二碟。对谧云:“客待食则食些。我盖不敢让。”谧亦颇怪之,何遽尔尔。及看先生食甚香美不介意,以是信先生之贫之真。尝守西安,嫌郡之烦剧。苦求调,简得宝庆。喜曰:“是中出丹砂。”未任,察罢。 傅山曰:王先生晋人也。今之人何足以知之。貌朴厚而高眉秀目,须冉冉,得风如古道士。 钱先生与王先生丁酉同举于乡,以广文复令百泉,二年余归。归之日,即焚冠带,制棺木,敛衣备而藏之,曰:“吾事了矣。从今以去,无一事可萦吾怀。”围棋茶酒,吟风弄月,寻花访竹。入夏,则三月不见客。读书抄书,时时有诗。所得佳句,率粗健淡,极似老杜口占诸奇句。七十以后,益老益健,益率益淡。 傅山曰:先生癖洁,以县令居家,而见任诸地方有司,乃不知有先生,奇哉!山数造,先生语山前辈人行事。先生语声极高,竟日夜不渐低,不能饮而饮兴豪。噭笑胜后生。忆戊寅正月,先生治具,邀山辈集崇善寺,坐过半夜矣,先生神益旺,次日有诗示山辈曰:“谁谓钱生老,犹然一酒狂。”晚年自号虚舟老人。 1.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求烧炼之法,老而不厌 厌:满足 B.谧亦颇怪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叶倾城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