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总 序
曾 卓
这套文丛定名为 “跋涉者”,是 因为我们一直在人生的道
路上跋涉,也在文艺的领域里跋涉。
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诗篇 《过客》。那位没有名姓的过客,
从他有记忆的时候起 ,就在走着 。要走 到一个地方去—— 而
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他的脚走破 了,有许多伤,流了许多
血 。他只得喝些水来补充血 。而且 ,他 已如此劳顿。他渴望
休息,但是,他不能。他只得走。因为有声音在前面催促他,
呼唤他……
也想到了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创作的铜像 《行走的人》。那
铜像 没有 头也 没有双臂 。罗丹强调的是那行走 的人健壮的腿
和正在向前行进的豪迈的步伐。一如画家熊秉明所说 : “这一
铜像把 ‘走路 ’提升到象征人生的层次去,提升到 ‘天行健’的
哲学层次去。”
那位 “过客”在极为劳顿的情况下,以受伤的流血的脚在
向前走着 。那位 “行走 的人 ”以健壮的腿迈开 大步在向前走
着 。两者都是象征。两者 以不同的形象互为补充,都有其丰
富的内涵。两者对我们都是一种激励。而鲁迅先生的 “过客”
于我们更亲切一些,更为触动我们的心。因为在艰难的旅途
中,在渺茫的希望中,仍不停止 自己的脚步,才更能显示人的
力量、人的意志,因为,人生的道路并不是平坦的。有时迈开
大步在路上行进,有时也不得不在荆棘丛生的道路上跛行。
我们也受过伤,流过血,而依然没有停止脚步。因为,前面也
在催促我们,呼唤我们……
这套文丛的作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跋涉,也在文艺的领域
里跋 涉。文艺领域中的跋涉也正是人生道路上跋涉的另一种
形式的体现。在他们的著作中,抒发了对生活的爱憎和追求,
也表现 了对文艺的感受和体会,风格各异,而同有真诚的心。
彼此呼应,也是对前面呼唤的声音的回答。我们希望,对于也
是在人生道路上跋涉的读者,能从中得到一些慰藉和启迪,与
我们共 同前行。
目
录
总 序 … … … … … … … … … … … … 曾卓 (1)
第 一 辑 顶 天 楼 留 墨
孙 犁 前 辈 … … … … … … … … … … … … … (3 )
黄 裳 先 生 … … … … … … … … … … … … … (6 )
诗 人 绿 原 … … … … … … … … … … … … … (8 )
进 入 本 命 年 的 曾卓 … … … … … … … … … (11)
悼 荻 帆 师 … … … … … … … … … … … … … (17)
大 家 黄 永 玉 … … … … … … … … … … … … (20 )
韩 羽 先 生 … … … … … … … … … … … … … (25)
全 才 高 莽 … … … … … … … … … … … … … (29 )
徐 迟 的 两 封 信 … … … … … … … … … … … (32 )
骆 文 同志 … … … … … … … … … … … … … (35)
忆鄢 国培………………………………… (39)
忆戴筠…………………………………… (42)
王振武和 《最后一篓春茶》……………… (45)
忆姜天 民………………………………… (52)
漫话刘 富道……………………………… (55)
主编王春桂……………………………… (59)
王石和苾雯……………………………… (63)
不读斋和王建辉………………………… (72)
六场绝缘斋主…………………………… (76)
翻译家章其……………………………… (79)
二访姚雪垠……………………………… (83)
与曾卓谈 “胡风事件”…………………… (88)
同乡严文井……………………………… (93)
访张光年先生…………………………… (96)
送冰心老人……………………………… (100)
第 二 辑 顶 天 楼 存 迹
说读 书…………………………………… (105)
再说读 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