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磷素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PDF

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磷素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土 壤 (Soils), 2011, 43 (1): 39~43 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磷素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① 杨振兴, 张乃明* ,王 磊, 张 刚 (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昆明 650201 ) 摘 要: 磷(P )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重要的限制因子,本文以滇池宝象河流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流域内不同土地 利用类型土壤 P 素时空变异特征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流域内 P 素有明显累积。P 素含量会受到土壤流失的影响,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形态 P 素累积与流失情况也不同,同时,Olsen-P 与 pH 、OM 有很好的正相关性。研究结果可以为防止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 P 素流失提供依据,为滇池宝象河流域精确农业的研究和实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滇池;土壤;磷素;时空变异 中图分类号: S156.4 2 磷(P )是动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长期以 km ,南北跨度近 30 km ,约占整个滇池流域的 10.3%。 来 P 素的投入一直被认为是维护动植物产品产量,满 流域属典型的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在低纬度、高 足食品需求的重要手段,但随着 P 素的大量应用,环 海拔地理条件综合影响下,受季风气候制约,形成了 境问题也随之产生。众所周知,P 素是引发水体富营 流域内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显著的低 养化的限制因子[1] 。在美国,农田面源排放的 P 约占 纬山原季风气候。年内降雨分布极不均匀,80% 以上 各种污染源总排放量的 50%[2] ;丹麦270 条河流 52% 降雨集中在雨季 5—10月,多年平均气温 14.7℃,年 [3] 的 P 负荷是由非点源污染引起 ;荷兰农业非点源提 均降雨量 953 mm ,土壤主要为红壤、黄棕壤等地带性 供的总 P 占水环境负荷总量的40% ~ 50%[4] 。在我国 土壤和水稻土等人为土,其中主要是红壤,约占全流 非点源污染也越来越受到重视,随着点源治理程度的 域的 71.7% ,水稻土次之,约占 24.9% ,黄棕壤约占 逐步提高,非点源 P 素负荷占总负荷的比重也在增大 3.4%[8] 。 - [5 7] 。滇池作为我国重点整治的三大污染湖泊,目前形 1.2 野外布点采样 势不容乐观。宝象河是滇池流域内仅次于盘龙江的第 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遵循均匀分布、代表性、 二大河道,沿途污染基本属非点源污染,其水流未经 典型性的原则,分别在流域两岸耕地、林地、坡地等 过处理,直接排入滇池,威胁着滇池的水体。因此, 不同土地上采样,于 2006 年 5 月一共采基础混合样 研究滇池宝象河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 P 素累 63 个。根据土壤的不同利用方式将采样点分为 5 类: 积特征与时空变异,为滇池宝象河流域制定合理的农 上游稀疏林地(I,8 个);中上游坡耕地(II,14 个); 业措施,防止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 P 的流失、控制 中上游平地耕地(III ,24 个);下游大棚土壤(IV , 宝象河水质污染和河道治理提供依据。 11 个);下游平耕地 (V ,6 个)。之后于 2007 年 11 月、 2008 年 6 月和 11月又分别采样进行监测。采样方式: 1 材料与方法 采取分层采样,分为两层,分别是 0 ~ 10、10 ~

文档评论(0)

136****378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