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二语文导学案——朋党论
命制人:王晔一 审核人:陆洋 颜廷学 时间:2015年3月6日
【学习目标】
掌握文章的重点实词。
2、学习文章层层对比,事、理结合,深入浅出,以理服人的论证方法。
3、理解作者提倡君子之朋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知识链接】
1.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被世人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
2、写作背景
庆历三年(1043年),韩琦、范仲淹、富弼等执政,欧阳修、余靖等也出任谏官。这时开始实行一些政治改革。从范仲淹、欧阳修等人相继贬官开始,他们已经被保守派官僚指为朋党。此后党议不断发生,宋仁宗在1038年(宝元元年)还特意下过“戒朋党”的诏书。到了1043年,吕夷简虽然被免职,但他在朝廷内还有很大的势力。为了反对改革,以夏竦为首的一伙保守派官僚就正式攻击范仲淹、欧阳修是“党人”。范仲淹以直言遭贬,欧阳修在朝廷上争论力救。只有当时的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当贬。欧阳修写给高若讷一封信,指责高若讷不知道人间还有羞耻之心。高若讷将此信转交当局,结果欧阳修连坐范仲淹被贬。还有一些大臣也因为力救范仲淹而被贬,当时便有一些大臣将范仲淹及欧阳修等人视为朋党。后来仁宗时范仲淹与欧阳修再次被召回朝廷委以重任。欧阳修当时担任谏官,为了辩论这种言论也为了为自己辩护,就在庆历四年(1044年)上了一篇奏章,叫《朋党论》,给夏竦等人以坚决的回击。
【预习问题】
1、通读课文,运用工具书,解决生字词,并能熟读课文。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画出自己难解的词句。
3、自古言君子不党,欧阳修是如何反其意而用之,阐述君子之党的好处的?
【导学问题】熟读第1段,读准生字词,解释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 )幸( )人君辨( )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 )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问题研讨】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原文来概况。
【导学问题】熟读第2节,读准生字词,解释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
1.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
2.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3.及其见利而争先
4.则反相贼害,虽其兄弟亲戚不能相保
5.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此君子之朋也。
6.但当退小人之伪朋
7.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问题研讨】
君子和小人的朋党有什么样的区别?区分的关键是什么?
2. 什么样的朋党才对国家有积极的作用?
【导学问题】熟读3节,读准生字词,解释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
1.君子八元、八恺十六人为一朋
2.更相推让
3.凡二十二人为一朋
4.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
5.而周用以兴
6.尽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为党人
【问题研讨】朋党从什么时间就有的?真的朋党和小人的朋党对国家有什么样的意义?在论证的过程中用了什么手法?
【导学问题】熟读4-5节,读准生字词,解释加点字,翻译划线句子。
1. 然皆乱亡其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