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遥感导论》教案
PAGE
PAGE 25
《遥感导论》教案
课程名称: 遥感导论
适用专业、年级: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地理信息系统、地理科学
学年、学期: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任课教师:陈明文
编写时间:2014.11
第一章 绪论
一、章节教案
1.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从广义与狭义两方面掌握遥感的定义,了解遥感系统的组成;
2.掌握遥感的分类;
3.与常规方法相比,掌握遥感的主要特点;
4.了解遥感发展简史及我国遥感事业的成就。
2.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遥感与遥感技术过程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特点与分类
第三节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4学时)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遥感的定义(广义与狭义)、遥感技术的特点、遥感分类、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难点:
遥感技术过程
4.教学内容的深化和拓宽
主要对遥感平台及遥感的应用领域作了一些拓宽。
5.教学方式(手段)及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方式(手段):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要注意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来理解遥感的概念,多用一些图片来建立直观印象。
6.主要参考书目及网络资源
《遥感技术基础与应用》,张安定,吴孟泉,王大鹏,曹建荣,贾维花,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年。
《遥感导论》,梅安新,彭望琭,秦其明,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遥感概论》,彭望碌主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遥感概论》修订版,吕国楷、洪启旺、郝允充等编著,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赵英时等编著.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年。
7.思考题和习题
1.什么是遥感? 试述广义遥感和狭义遥感的区别。
2. 遥感技术过程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试简要分析各个组成部分的主要技术环节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的区别是什么?
4.作为重要的对地观测技术, 遥感与其他常规手段相比, 其突出的特点和优势是什么?
5.简要分析遥感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每课时单元教案
1.教学时数
4学时
2.教学方式(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
3.师生活动设计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4.讲课提纲、板书设计
采用多媒体教学
5.教学内容
第一节 遥感与遥感技术过程
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在航空摄影测量的基础上兴起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综合性探测技术。
1. 遥感( Remote Sensing )定义
遥感定义:准确地说,遥感是指从高空或外层空间, 通过飞机或卫星等运载工具所携带的传感器,“遥远”地采集目标对象的数据,并通过数据的处理、分析,获取目标对象的属性、空间分布特征或时空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和技术。广义概念: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2. 遥感技术过程
遥感技术过程由数据获取, 数据传输、 接收和处理, 数据解译、 分析与应用三部分组成, 这三部分是遥感技术过程的相辅相成、 不可分割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遥感技术的特点与分类
1.遥感技术的特点
(1) 宏观观测能力强
(2) 动态监测优势明显
(3) 探测手段多样, 数据量大
(4) 数据具有综合性与可比性
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特点, 使得遥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节约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 也必然产生极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遥感的分类
(1) 按遥感平台分类:宇航遥感、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地面遥感
(2) 按遥感所利用的电磁波谱段分类:子外遥感、可见光/反射红外遥感、热红外遥感、微波遥感
(3) 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分类:主动遥感、被动遥感
(4) 按遥感资料的获取方式分类:成像方式遥感、非成像方式遥感
(5) 按遥感应用领域分类:环境遥感、 城市遥感、 农业遥感、 林业遥感、 海洋遥感、 地质遥感、 气象遥感和军事遥感等。
第三节 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展望
1.遥感技术的发展历史
“ 遥感” 这一科学术语最早是 1960 年由美国学者艾弗林·普鲁伊特提出的, 之后于1961 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得到了学者们的认同, 从此遥感这门新的学科就诞生了。 事实上, 在 “ 遥感” 一词出现以前, 就已经有了遥感技术, 遥感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
(1) 遥感思想的萌芽阶段 ( 1610 ~ 1858 年)
(2) 空中摄影阶段 ( 1858 ~ 1903 年)
(3) 航空遥感阶段 ( 1903 ~ 1957 年)
(4) 航天遥感阶段 ( 1957 年至今)
2.现代遥感技术发展展望
遥感技术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应用学科。 随着空间科学、 信息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 21 世纪遥感技术的发展将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 主要表现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