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铁接触网施工技术
1)施工测量
(1)测量时要注意保证测量的精确度,以实际里程标记随时校核测量结果,以防产生积累偏差,并作好测量标记。
(2)隧道内测量定位时应避开隧道伸缩缝、隧道连接缝、盾构区间管片接缝或明显渗水、漏水等部位,调整后的位置应满足设计要求。
(3)地面区段测量定位时应注意与相关专业的土建设施或设备的安装位置是否冲突,如有,应相互协商解决。
2)架空刚性悬挂接触网
(1)隧道内钻孔及埋入杆(螺栓)安装
① 钻孔孔位应避开结构钢筋。
② 两个孔位以上的底座都应使用特制模板,套模钻孔。
③ 钻孔时应确保孔位不发生偏斜,孔径和孔深符合设计要求。
④ 螺栓安装前应彻底清除孔屑。
⑤ 螺栓埋设深度、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⑥ 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规定的安装方法和标准,或产品使用说明书的安装程序和要求,正确安装螺栓。
⑦ 隧道内埋入杆(螺栓)载荷检测应符合设计要求,浇注水泥部分不得有松动和辐射性裂纹,化学锚固螺栓所使用的化学填充剂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
⑧ 螺栓拉力测试数量一般不少于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各检验批总数的10%,如发现1处不合格,则对同一批次施工的所有杆件全部检测,并对前期采用同一工法施工的杆件加做25%的检测,检测中如又发现有1处以上不合格,则必须对同一工法施工的杆件全部检测。连续5个检验批检测全部合格,可以调减检测数量,但不能少于各检验批总数的5%。
(2)刚性悬挂支持悬挂装置安装
① 安装前必须根据现场测量记录,核对施工图中支持装置悬吊螺栓长度是否准确。
② 刚性悬挂支持装置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槽钢底座、悬吊槽钢、悬垂吊柱、T型头螺栓等合格,紧固件齐全,安装稳固可靠,并留有充分的调整余量。
③ 悬挂支持装置运输和安装时应轻拿轻放,以防损伤镀锌层和碰伤绝缘子。
④ 槽钢底座应水平安装;悬吊槽钢与安装位置的轨道平面应平行;平坡线路上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应铅垂安装,倾斜度误差均不应大于1°。但位于坡道上的悬垂吊柱及T型头螺栓,在顺线路方向的铅垂度偏差应以汇流排安装在悬挂金具内后,能保证汇流排伸缩为原则。
⑤ 汇流排悬挂定位线夹材质、规格、尺寸符合设计要求,表面无裂纹、无缺损。紧固件、内衬尼龙垫齐全、无松动、可旋转部位无阻滞现象。并应留有因温度变化使汇流排产生位移而需要的间隙。
⑥ 支持装置的跨距应符合设计图纸,允许误差±500mm;道岔、关节等特殊处所,允许误差±200mm。
(3)刚性接触悬挂
① 汇流排型号、材质、制造精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条件要求;连接板及汇流排两端连接孔的尺寸误差应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② 汇流排中轴线应垂直于所在位置的轨道平面,偏斜不应大于1°。汇流排呈圆滑曲线布置,不应出现明显折角。
③ 连接件的接触面清洁,汇流排连接缝两端夹持接触线的齿槽连接处平顺光滑,不平顺度不大于0.3mm。汇流排连接端缝平均宽度不大于1mm,紧固件齐全,螺栓紧固力矩符合产品安装技术要求。
④ 接触线型号、规格、材质、制造精度应符合设计和产品制造技术条件要求。接触线应可靠嵌入汇流排内,与汇流排贴合密切,接触线与汇流排的接触面应均匀涂有薄层电力复合脂。接触线不得有损伤、扭曲,在锚段内无接头、无硬弯。
⑤ 接触线安装高度和拉出值应满足设计要求。悬挂点接触线绝对高度允许安装误差为±5mm,相邻的悬挂点相对高差一般不得超过所在跨距值的0.5‰,设计变坡段不应超过1‰。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且不应出现负弛度。接触线拉出值误差不应大于±10mm。
⑥ 锚段长度符合设计要求,汇流排终端到相邻悬挂点的距离为1800mm,允许误差:+200mm;–100mm。
⑦ 接触线在锚段末端汇流排外余长为100~150mm,沿汇流排终端方向顺延,一般情况对接地体的距离不应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
⑧ 中心锚结型式应符合设计,安装在设计指定的位置上,并处于汇流排中心线的正上方,基座中心偏离汇流排中心不大于±30mm。
⑨ 中心锚结绝缘子型号应符合设计和产品技术条件,表面无损伤,带电端至接地体,接地端至带电体的距离应不小于150mm;困难情况不应小于115mm。中心锚结线夹处接触线应平顺无负弛度。
⑩ 锚段关节处的两支接触线在关节中间悬挂点处应等高,转换悬挂点处非工作支不得低于工作支,可以比工作支高出0~1mm。且在冷滑试验中受电弓双向通过时应平滑无撞击,热滑试验中不应出现固定拉弧点。
⑾ 非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00mm,中心线之间距离为200mm,允许误差±20mm。
⑿ 绝缘锚段关节两支悬挂的拉出值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分别为±150mm,中心线之间距离为300mm,允许误差±20mm。
⒀ 道岔处在受电弓可能同时接触两支接触线范围内两支接触线应等高,在受电弓始触点渡线接触线应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