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革与观念变革新时期广东观念变革实践的理性沉思-吴灿新等著.pdfVIP

社会变革与观念变革新时期广东观念变革实践的理性沉思-吴灿新等著.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1 页 历史的经验教训表 明,观念现代化是 国家和 民族现代化 的 基础性条件之一。在 国家和 民族现代化 的历史进程 中,没有思 想观念上 的不断创新和不断进步 ,国家和 民族的现代化就永远 不可能取得实质性 的进展 。从这种意义上说 ,一个 国家和 民族 现代化 的历史命运是和 自身观念更新 的状况密切相连 的。任何 落后 ,首先都是一种观念上 的落后;任 何进步 ,首先都是一种观 念上 的进步。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文 明史的大 国。在 以往的历史进 程 中,我们 的祖先 曾经创造过辉煌无 比的历史纪录 ,在人类 的文 明史上写下了 自己曾领风骚 的骄傲与 自豪。但是,从世界范围 来看,从 明末开始 ,中华 民族在世界文 明史 中的优势地位便开始 逐渐丧失 。特别是 年鸦片战争爆发 以来 ,随着资本主义工 业文 明的扩展 以及 由此而来 的西学东渐,中华 民族传统 的、以农 业文 明为特征 的观念体系遇到了前所未有 的挑战。时至今 日, 这种挑 战不仅依然存在 ,而且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 ,一部 中国 近现代史,其实也就是一部不断摆脱 自身观念 困境、吸收和缔造 能够满足现实要求 的观念体系的历史 。然而 ,观念 的力量拥有 第 2 页 巨大 的惯性 ,与传统观念决裂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 的事情 。近 代 以来,我们 的先辈们为此不仅绞尽脑汁,而且还 曾付 出过鲜血 与生命 。但无情 的历史却不 断证 明,种种 陈腐错误 的观念 ,总是 像一副沉重的枷锁,严重影响着 中华 民族现代化 的进程。 鲁迅先生临终前 曾告诫 国人 ,一个只知责人而不知反省的 民族 ,是没有前途 的民族 。反思近代 以来我们观念现代化 的经 验与教训,会发现我们缺少 的正好是这种发 自内心 的、自觉 自愿 的反思和 自我批判精神 。在 中国现代化 的启蒙时期 (大约从 年到 年 ),作为对鸦片战争失败 的一种应激性 的反 映, 当时的一些有识之士(如 曾国藩、李鸿 章和 张之洞等人 )提 出了 兴 洋 学、译 洋 书、建 工 厂、筑 铁 道、开 矿 山、炼 钢 铁、制 船 炮 的主 张 。这种观念上 的转变,表面上看是对世界现代化潮流 的一种 正式 的回应 ,但在“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主 导思想 的束缚下 ,却 只注重器物现代化而无视 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制度基础和社 会 文 化 心理基 础 。结 果 ,这场 消极 的、防御 性 的现代化 运 动 ,伴 随着 甲午战争的硝烟一起灰飞烟灭 了。器物现代化 的努力失败 以后 ,洋务运动 中分化出来 的一批知识分子通过反思 甲午战败 的惨痛教训,提 出了革新政治的主张,开始将 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推 向制度层次和文化层次 。这 中间经过维新改制、辛亥革命等 一系列的曲折和反复,最后直到五 四新文化运动 ,以陈独秀为首 的激进 民主主义者才在“民主 ”和“科学 ”的旗帜下找到 了摧毁封 建传统观念 的精神武器 ,掀起 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的、真正 的 思想启蒙运动 。五 四运动 ,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主要思想观 念 ,诸 如 自然状态和社会契约理论、人性理论、天赋人权说和人 民主权说等介绍到中国,对近代 中国人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产生 了积极 的影响。五四新文化运动 引起 国人在思想观念上 的 第 3 页 变革 ,主要集 中在这样三个方面:一是提倡 民主与科学观念 ,反 对封建专制特权,要求政治 民主 。如陈独秀就 曾设想 以法 国式 的资产阶级共和 国为蓝本 ,改变当时的中国社会 。李大钊则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 《青春》、《今》等一系列文章,号召青年一代要 背黑暗 向光 明、不要 回顾 旧中国之苟延残喘,而要为新 中国的投 胎复活而努力奋斗 。二是破 除 旧的尊孔崇儒观念 ,提 出了“打倒 孔家店 ”的 口号。陈独秀在 《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等文章中,系 统地揭露批判 了孔子学说 的封建性质和反动政治功能。他认为 “三纲之根本 意义 ,阶级制度 是也 。所谓名教 ,所谓礼教 ,皆以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