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10):18661870
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
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2.10.004
叶绿醇对脂肪细胞分化及糖脂代谢的调节作用
林厦菁 朱晓彤 江青艳 束 刚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广州 510642)
摘 要:叶绿醇(phytol)是植物叶绿素分子上一个支链。动物摄入的叶绿醇在体内可以代谢产
生植烷酸和降植烷酸。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不仅是机体氧化代谢的重要能量来源,而且在糖脂
代谢、脂肪细胞分化聚酯调控方面具有特殊的生物学功能,近年研究指出该过程与过氧化物酶
体增殖激活物受体(PPAR)和视黄醇受体(RXR)的激活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就叶绿醇在体内
的基本代谢过程,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调控糖脂代谢的功能及其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
简要综述,为深入研究叶绿醇的分子营养学机制提供参考。
关键词:叶绿醇;植烷酸;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物受体;视黄醇受体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2012)10186605
动物机体糖脂代谢的稳态调节与人类糖尿 过程、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对糖脂代谢、脂肪细胞
病、肥胖和动脉粥状硬化等疾病的形成密切相关。 分化聚酯的影响及其作用的核受体转录调控机制
在动物生产方面,糖脂代谢也是影响畜禽骨骼肌 进行简要综述。
代谢类型转换、肉色、肌内脂肪含量等肉质性状的
关键因素。现有的大量研究发现,脂肪酸组成的 1 叶绿醇的代谢转化过程
差异,植物籽实和各种动物来源的油脂对动物脂 叶绿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主要为植烷酸和降植
肪代谢、心血管机能和能量稳态具有不同的调控 烷酸(pristanicacid)。叶绿醇在乙醇脱氢酶的作
作用,而近年来有关植物来源的支链脂肪酸对糖 用下转变为2-植烷烯醛。2-植烷烯醛通过脂肪
脂代谢的作用也逐渐为人们所认识。 醛脱氢酶催化转化为2-植烷烯酸,然后在脂肪醛
叶绿醇(phytol)简称叶醇,亦称植物醇,是植 脱氢酶作用下转化为植烷酸。由于植烷酸C3位
物叶绿素分子上一个支链。叶绿醇属于链状双萜 已有甲基,不能通过 -氧化生成3-酮乙基 -辅
β
类物质,是一种含有多支链的脂肪醇。草食动物 酶A中间产物,因而首先需要在过氧化酶体中进
采食富含叶绿素的植物后,经消化可释放出叶绿 行 -氧化,即2-植烷烯酸由脂酰辅酶A合成酶
α
醇。研究表明,牛饲喂青绿饲料可大幅提高肌肉、 催化成植烷烯酸辅酶 A,随后在植烷烯酸辅酶 A
脂肪,甚至是乳汁中的叶绿醇,及其代谢中产物植 还原酶作用下转化为植烷酰辅酶 A,后者在植烷
烷酸(phytanicacid)的含量[1-3]。因而,植烷酸的 酰辅酶A羟化酶的作用下进一步形成2-羟基植
含量通常可作为判定有机肉奶制品的营养学指标 烷酰辅酶A,再通过2-羟基植烷酰辅酶A裂合酶
[4]
之一 。动物摄入的叶绿醇在体内的氧化代谢不 转化成降植烷醛,降植烷醛最后在脂肪醛脱氢酶
[5]
仅能为动物提供能量,而且叶绿醇及其代谢产物 作用下转变为降植烷酸而进行 β-氧化 (图1)。
还可以作为信号分子参与糖脂代谢和脂肪细胞分 叶绿醇转化成植烷酸的速度较慢[6],若肝脏中植
化调控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