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下部
情茫苍龙
第十三章 箭在弦上
欲举义旗,暗室作谋,密鼓紧锣,父子兵应手得
心。丁校尉趋之以义,率众兵谏。李大将军,处变不
惊,渐露峥嵘,逆向思维,箭在弦寻机松指。
虽是正月十三,却还是 “三九”节气。刚下了一场小雪,又
没有风,路上行人稀少,白茫茫一片。山上却斑驳陆离,如同白
衣残破,露出了苍黑色的肉疙瘩。天便越发冷了,冷得树木抖
索,莫说路上的行人,就连偶尔出现在雪地上的狗也脚步匆匆。
长安城也披上了一层薄薄的银装,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着五
彩的光,更有一串串斑斓透明的光环。大自然真怪,不仅汹汹地
将冷凛送到人间,还将美丽毫不吝啬地交给了这个兵荒马乱的世
界。俨似将儿子一顿好打,又从衣袋里摸出一颗糖粒,塞进还在
哭嚎的儿子嘴里的母亲。
经雪的缀连,与茫茫大地连在一起的官道上走来三条骑马的
汉子。中间的汉子着一身紫色裘裳,骑一匹银白色,与雪融为一
体的白龙驹,仪表堂堂,轩扬不俗。许是因为天冷的缘故,面色
红润,目光温和,便愈见俊雅精明了。他就是数个月前被李渊任
命为招军将军,与骁骑将军董理一起,在三晋招兵买马的,李渊
的贤婿柴绍。
柴绍后面枣红马上的汉子,是柴绍的亲兵俞武与夏斌。这两
情 苍龙
〈下〉 茫 497 !
498 ! 帝王小说之 唐高祖
个小伙子都是汾阳县人,论起来是柴绍的同乡,是柴绍从新招的
两万兵马中挑选的,可谓万中挑一。二人都读过几年书,拜武林
高手学过艺,又长得唇红齿白,一表人材,甚受柴绍喜欢。
柴绍意欲何往?还需从头说起。
李渊到太原的第四天,便托人到柴家提亲,又经过纳彩、问
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礼,将宝贝女儿嫁给了柴绍。柴
绍得了玉心这样一个美丽典雅、知书达礼的夫人,心花怒放,将
玉心视为掌上明珠,亦对李渊夫妇充满了感激之情。不仅说服父
母拿出二十万两银子作为招兵买马的资费,还在五台山下扎下营
盘,竭尽所能,招收兵马。经数月努力,招兵两万余众,比在长
城内外招兵的李神通和成文龙多招了五千人马,而且大有六月前
增至四万之势。为了报答李渊的知遇之恩,也为给新婚才数月的
夫人玉心一个惊喜,他决计到长安城中走一遭,借正月十五闹花
灯之机,摸一摸长安城中的情况,打听一下全国的军政大事,为
李渊起事送上一份厚礼。于是,将招兵和新兵训练事宜交给董理
办理,带上亲兵俞武和夏斌,赶奔西京长安。眼看离长安还有一
天的路程,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也许是爱情之火燃烧到
极致的缘故,夫人玉心那美丽的面容和在洞房中向他说过的那句
话,也同时出现在脑海中。他便越发惬意了,而且不无 “剪不
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的撩乱情绪。于
是,回过头去,明知故问:
“俞武、夏斌,你俩也识些文字,告诉我,这 ‘上邪,我欲
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
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作何解释?”
俞斌做个鬼脸:“又想嫂夫人了吧?不是前天问过了吗?这
是汉代无名氏的诗句,我就不再重复,用汉乐府诗中的句子回
答: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
夏斌接上一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将军十天前刚
与嫂夫人会过面,又想成这等模样,可见嫂夫人在将军心目中的
地位有多重。钦也,羡也!不过,思往事,惜流光,可别单相思
成疾,误了大事。”
柴绍与俞武、夏斌年纪相差无几,都是风华正茂,春心勃发
的年纪,有共同语言。难能可贵的是,风流倜傥的柴绍待人随
和,以故与二位亲兵关系十分融洽。这句汉代无名氏的名言是在
洞房花烛之夜从玉心的樱桃小口中吐出来的。吐时含情脉脉,如
涓涓细流,意境和心迹却十分博大,使他陶醉、激动,更有 “愿
为比翼鸟,施翮起高翔”的信誓旦旦。于是便镌刻在心头,便咀
嚼品味,以致叨叨不休了。他自嘲地仰天大笑,言道:“看我,
竟糊涂到如此地步。既然问过,再问便俗气了。其实也是,两情
若是相悦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三人就这么边走边谈,便不觉累,不觉冷,亦无遥遥长安
路,何时到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