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听DNA说青铜时代的事儿.PDF
当前文档由后花园网文自动生成,更多内容请访问 HTTP://WWW.HHYWW.NET
听DNA说青铜时代的事儿
来源于:果壳健康
在亚欧大陆的青铜时代(距今约3000 ~ 5000年前)期间,人类社会出现了
许多重大的社会文化变迁,为当今欧洲和中亚地区人口格局的确立打下了基础
。然而,是什么推动了这些变化,学界至今尚无定论——它们到底是因文化的
缓慢传播而促生,还是大规模人类迁徙造成的?没人知道。
此前,学者提出的证据皆为考古学或语言学证据,但一项近日发表在《自
然》上的研究改写了这一局面。在近百位研究者的共同参与了迄今规模最大的
一项古人类DNA研究,试图用欧亚人遗骸中的DNA去还原出青铜时代发生在这片
土地上的变迁。
俄罗斯萨马拉地区一具用赭红色上色的颜那亚人头骨。图片来源:Natalia
Shishlina
从基因中窥视历史
“我们的研究是第一次对古人类进行的,真正意义上的大规模群体基因组
研究。我们分析了101个古人类个体的基因组序列数据——这比目前为止测过基
因组的史前人类的总数还多出一倍多。”哥本哈根大学地球遗传学中心主任的
埃斯克·维勒斯列夫(Eske Willerslev)说,“研究结果表明,现今欧洲人和
亚洲人的遗传组成和分布,确立的时间令人惊讶地晚——至今只有几千年而已
。”
“我们做这项研究是为了去了解自公元前3000年从乌拉尔(Ural)延伸到
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的重大经济和社会变动。”论文共同作者、哥德
堡大学的考古学家克里斯蒂安·克里斯蒂安森(Kristian Kristiansen)介绍
道,“此前的新石器农耕文化被全新的家庭、财产和个体观念取而代之了,我
和其它一些考古学家认为这是大规模迁移造成的。”
利用最新的分析测序技术,研究者对亚欧大陆各主要青铜时代遗址中的
101位古人类遗骸进行了基因组测序分析。结果提示,青铜时代的亚欧大陆的确
发生过大规模的人类群体迁徙和变化,这些变化与当时迅速蔓延的社会文化变
革相呼应,经过这一系列变化,欧洲和亚洲的人口构成也演变为与今天近似的
样子。
青铜时代早期(上)及中、晚期(下)的文化迁移与扩展示意图。
Yamnaya,颜那亚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绳纹器文化; Afanasievo:阿
凡纳谢沃文化;Sintashta,辛塔什塔文化;Andronovo,安德罗诺沃文化
;Okunevo,欧库尼沃文化,Karasuk,卡拉苏克文化。图片来源: 研究论文
青铜时代的人口迁移
在距今约5000年前的青铜时代早期,颜那亚(Yamnaya)文化从高加索山脉
的干草原向西迁移至西欧和中欧,另有一小支则迁向了西西伯利亚。在北欧
,以新的家庭和财产系统作为社会准则的颜那亚群体,与原住于此的石器时代
群体相融合,建立了绳纹器文化(Corded Ware Culture)——自那个时候起
,该社群的人类在遗传上就已经与现居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人相似了。此
外,遗传学分析也表明,在青铜时代,欧洲人白皮肤的色素特点就已经很常见
。
到了约4000年前,辛塔什塔文化(Sintashta Culture)在高加索地区发展
出来,他们精细的新武器和马车随即在欧洲迅速扩散开来。约3800年前,他们
扩散到乌拉尔河东和中亚,形成了安德罗诺沃文化(Andronovo Culture)。在
青铜时代末,铁器时代伊始,东亚人也进入了中亚。有趣的是,这项研究的结
果提示,这两个文化群体当时并未发生在遗传上的融合。欧洲人的基因在这个
区域渐渐消失了。
青铜时代的欧洲人还不太能喝鲜奶
此外,这项研究也有一些意外的发现,其中之一便是乳糖耐受能力的演化
:今天,大部分欧洲人都有乳糖耐受力,但大部分亚洲人都没有。“先前被广
泛接受的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