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综述-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PDF
地下水人工回灌技术综述
李恒太,石萍,武海霞
(河北工程大学,邯郸 056021 )
摘 要:我国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条件有水
文地质条件、回灌水源和回灌方案的经济可行性。目前国内外大量使用的直接回灌方法主要
是地面入渗法和管井注入法。人工回灌水质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主要控制参数为微生物学
质量、总无机物量、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及有毒有害物质等。今后的研究重点是:如何结
合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等理论,对地下水人工回灌过程中地下径流产生、径流路径、径流排泄
等过程进行理论描述;如何利用水环境微生物等理论了解回灌过程中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
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
关键词:地下水;人工回灌;地面入渗法;管井注入法
中图分类号:P641.8 ;TV213.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6995(2008 )03-0041-02
1 国内外应用现状
地下水的人工补给,就是通过各种人工入渗措施,把各种地表水源补充到含水层内使之
增加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人工补给是直接扩大地下水资源的最有效的手段,也是解决当前
许多地区水资源不足和改善水圈的一个重要途径,可以有效地利用超过天然补给部分的地下
水。此外,人工补给地下水也是防治区域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平原的海水入侵、地面沉降等
水害以及控制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之一。因此,人工补给地下水工作,在许多地区的水资源
管理方案中都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它在许多发达国家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地下水的总
利用量中一般都占到 20%-30% 以上。我国的地下水人工补给工作,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已在控制地面沉降、扩大地下水开采资源、利用含水层贮能等方面起了明显的作用。
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和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井灌区,也和国外一样,由于大量开采地
下水,出现了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水质恶化、海水入侵以及地面沉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全
国有30 多座城市已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地面沉降、塌陷、地裂缝、咸水入侵等环境问题,对
此,除了严格禁采、限采地下水和进行地下水回灌之外,还没有其他更有效的处理办法。如
上海市,自20 世纪60 年代以来,就开展了利用深井回灌,调整地下水开采层次和压缩用水
以控制地面沉降的试验研究工作。从60 年代的每天开采30 余万立方米,减少到80 年代的
每天开采4 万立方米,使地下水位得到回升,地面沉降量由每年22 毫米减少到5 毫米。 这
样,地面沉降基本上得到控制。天津市也如此,一方面节约用水;另一方面,逐步减少对地
下水的过量开采,使地面沉降得到控制。如 1986-1987 年累计关停地下水井 601 眼,并严
格控制增打新井,大大地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经测量证实,天津市区和塘沽区平均沉降量
分别从1986 年的62 毫米和54 毫米减少到43 毫米和46 毫米。在此基础上还发展了“冬灌
夏用”及“夏灌冬用”、地下水储冷、储热的试验,其中“冬灌夏用”已在北京、天津、西
安、南昌等城市得到了推广。我国北方黄淮海平原的一些地区,如石家庄、新乡、聊城等地
区也都先后进行过人工引渗补给浅层地下水的试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补充调节了地下水
源。在陕西富平、河北冀县、黑龙江三江平原等地也进行了一些试验研究工作。
2 地下水人工回灌的条件
2.1 水文地质条件是否适于进行人工回灌
含水层的可利用容积、埋藏深度、导水和储水性能以及排泄条件等对人工回灌能否进行
* 作者简介:李恒太(1969-),男,甘肃省静宁县人,河北工程大学讲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文
水资源教学与研究。
至关重要。如果含水层可利用的容积不大,或补给水很快就流失或排入附近河道或沟谷中,
则该含水层不适于进行人工补给。试验研究表明,人工补给含水层的厚度,一般以 30-60m
为最佳,含水层产状最好平缓,广泛分布,以渗透性能中等的各类砂质岩层或裂隙岩层最好。
2.2 有无可利用的回灌水源
在人工回灌中,水源问题很重要。特别是在地下水资源的人工补给中,没有体外水源的
补充,就谈不上人工补给地下水了。回灌水源主要包括地表水、雨水、回用的城市污水。在
我国南方河网地区,人工回灌水源问题虽然不太突出,从经济和效果来看,有取水远近、水
质好坏、净水难易、费用高低等问题。在缺水的北方地区,水源问题则尤其突出,有水库蓄
水控制的河道径流、水库和回用的城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