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浅谈中学古典诗词教育
与审美能力的培养
摘 要
古典诗词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为此,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的出发点应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品位,熔铸健全的审美人格。然而,当前的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由于过分注重翻译、分析、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与讲解,致使古典诗词的文化底蕴流失严重,失去了美感。本文尝试从吟诵感悟、理性渗透、想象与联想、思想熏陶这四个方面加以论述,探讨如何在中学古典诗词教育中渗透审美人格教育。
关键词:中学语文 古典诗词 吟诵感悟 理性渗透 想象与联想 审美人格
引言
在倡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学的古典诗词教育在这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审美教育和人格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内容。
一 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育所面临的任务
语文教育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然而,当前的语文教育主要是以知识和技能教学为主,是以实用文章教学为主要内容,其人文教育难以得到进一步的开展。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就是以大量繁琐机械的知识讲解和训练,将原本充满人性美,最具趣味的语文学科,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变成了僵化繁琐的解题技巧和训练。要解决当前语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应该依靠这种比较注重心灵塑造的审美教育来解决,以此来改变语文教育现状。
审美教育是包含文学等各门艺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文学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因为“文学教育是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从而向学生灌输正确的理想、人生的信仰等。古典文学在语言上有着现当代文学所不具备的特殊张力,其微言大义更能让今天的学生领会汉字的原初意义。不论是先秦的散文,还是《史记》中的选章,还是唐诗宋词,通过阅读,我们都可从中感受那种特有的审美效果,从而培养我们的审美能力。”[1] 这表明文学教育是具有其它教育内容和手段不可替代的美育功能,所以,它更能显出健全人格的特殊价值,特别是古典诗词,它是一种“高度凝练、意象丰富的文学作品,”[2]“它所涵储的传统文化的基因,在民族文化的传承及熔铸健全人格中更是具有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3]
正是因为古典诗词凝结着传统思想、文化和精神等,2003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提出的教学要求是“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典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4]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给中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培养学生较好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使他们具有较高的审美能力。
二 当前中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迫于生存的需要,自然而然会主张“实用”至上,视语文为工具,那么,作为母语教育的语言教育必然会失掉它自身独特的人文性。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上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即把古典诗词的教学目标简单地归结为扫清字词障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翻译诗词大意、把握作品主旨……
“传统的古典诗词教学是非常注重诵读的,信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注重用法‘涵咏,强调的是整体感悟,其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去领略品评诗意、诗味,体验高远的意境和诗人丰富的情感,从而受到美的陶冶,这种富有人文教育功能的古典诗词教学恰恰被现代语文教学冷落了,遗忘了。”[5]试想,当我们忽略了诗词中的思维因素和情感因素,只是扫清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的字词障碍,并把握一下诗词大意,学生怎能理解作者因国破家亡而感到孤独与寂寞的心情。
“古人之所以重视诵读和整体感悟,目的是要学生反复体会优秀诗歌中那种难以言说的诗情、诗味。”[6]为此,现在的一些人对待中学古典诗词的教学思想就是多背,广采博收,增加积累。这一方法,不无道理,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背,无疑能增加学生的文学积淀。但是,如果一味强调多背,那么,结果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因为,诗歌与其他的文学作品相比更为严谨、纯粹和精微。试想,学生就是把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背得烂熟,恐怕也难以理解其中凄凉的滋味。
为解决这一理解诗意的问题,在日常的古典诗词教学中往往是过于简单化地把文言诗翻译成白话散文,在此基础上再介绍一下作者以及创作背景便完事大吉,根本不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是否体味到浓浓的诗意。试想,当我们把柳宗元《江雪》中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简单地拆解成为:
孤独的船,蓑衣和竹笠,一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汽车行业供应链特点.doc
- 汽车四轮转向的的研究现状.doc
- 汽车销售管理系统设计及实现数据库设计说明书.doc
- 前起落架减震支柱.doc
- 潜在顾客与现实顾客比较分析.doc
- 浅 谈 分 红 保 险.doc
- 浅论农村初级中学作文教学弊病及对策.doc
- 浅论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人文性及其在教学中实施策略.doc
- 浅谈大型锅炉结渣和飞灰磨损危害及预防措施.doc
- 浅谈人文精神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doc
- 关于天嘉交运集团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docx
- 关于入城洗车场规划选址的调研报告.docx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九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万州第三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八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九年级3月月考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5年云南省云南师范大学实验中学中考三模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5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变式题-主观题篇.doc
- 2025年四川省广安市华蓥市中考二模道德与法治试题.doc
- 2025年天津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doc
最近下载
- CQI-8分层审核检查表(2020).xlsx VIP
- 呼吸内科入科教育.pptx VIP
- 防水施工合同简单范本.docx VIP
- 第二单元+第一节+《确定主题+精搜索》课件2024-2025学年川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pptx VIP
- 消防设备采购供货投标方案技术标460页.doc VIP
- 呼吸科入科教育.pptx VIP
- 农村公路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doc VIP
- (正式版)-B 9706.225-2021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5部分:心电图机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docx VIP
- 大模型技术深度赋能保险行业白皮书(2024).docx
- 人音版九年级音乐下册第二单元天鹅湖音乐赏析 课件(共21张PPT内嵌音视频).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