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_求索真理的历程讲述.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76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全球调查者号” 发射,并让科学家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当然会继续发展。   因为认识的对象是变化的物质世界;认识的主体人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问题。 (三)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它不是圆圈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人的认识是不断地向前发展的。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己。   不管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与挫折,我们都不要怨天尤人,要鼓起勇气,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一、真理是客观的 (一)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标志主观符合客观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是谬误,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认识是真理。 (二)客观性是真理最基本的属性   真理是客观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本框小结 二、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一)真理是具体的(时空而言)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二)真理是有条件的(范围而言)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真理具有条件性,这是真理的又一属性。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一)认识具有反复性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尤其是主客观条件的制约。 (二)认识具有无限性   人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问题。 (三)树立追求真理的信念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的超越自己。   我们要树立起崇高的理想和追求真理的坚定信念。 本课考点: 1.实践的含义及其特点。 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4.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 沙场点兵: (2008上海卷15)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质的降落速度与物体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一事例说明( ) A.认识是实践发展的动力??????? B.真理与谬误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 C.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D.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 C 【解析】通过试验验证某种说法,体现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A错误;认识过程的两个阶段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错误;D表述正确,但不为材料所反映。 (2008广东卷16)狄德罗认为研究自然有三种方法,通过观察搜集材料,通过思考把材料组合起来,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这蕴涵的哲理是( ) A.认识的范围局限于自然界???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D.实践是认识的目标的和归宿 C 【解析】本题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知识点,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通过实验证实组合的结果,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对照,检验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合,这体现的是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08江苏卷31)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0,这是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提出的定理。在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里。人们一直把它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但是,19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0。随后,德国数学家黎曼提出: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0。这说明真理是( ) ①因人而异的?? ②具体的??③有条件的?? ④客观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D 【解析】①认为真理因人而异,观点错误。应排除。④认为真理是客观的与题干无关,题干强调的是真理在不同的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强调真理的存在是有条件的,是具体的,因此应当选②③。 一、单选 C A.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 科学技术在实践中发展快 C. 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 D. 发展科学有功的是人民群众 1.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 ) A. 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B.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2.我国通过制定“十五”计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 ) D A. 一概而论 B. 千虑一得 C. 百感交集 D. 三人成虎 3.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